常言: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
母亲说的话,冉冉是左耳进右耳出。她与母亲的观念并不相同,或许母亲是对的,但自己也没有违法犯罪。
“我妈妈说要攒钱,可我们攒钱不是为了过好日子么,吃饱喝足添营养不就是现在就能过上好日子?”
“为什么总要说以后?”
大雁不愧是冉冉的朋友:“吃进肚子里的才是真的,钱不能用的话,什么也不是。”
冉冉:……
也没到什么也不是那一步。
我就是说说,没有不喜欢钱的意思。
“是的,钱就是万恶之源!”既然钱是万恶之源,那就避无可避,“让我迎难而上……”
好一个迎难而上,楼鸣岩忍俊不禁,不愧是算盘打得最快的冉冉。
伟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句话成为冉冉的行为准则,她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历史小说里那些英雄,气势吞山河,长得比别人高,吃的比别人多……
她长不出三头六臂,吃得好些长得高些,是眼下能做的。
在还不明白这些大道理的时候,饥饿的味道就令人自发的产生这样的念头,为了填饱肚子去行动,动手动脑。
冉冉给大雁带的不仅仅是羊骨汤,还有羊脊骨,至于粉丝,那是没有的。
羊骨汤就是纯粹的汤,羊脊骨加了酱料炖烂色泽诱人。
两个人的位置离纪家并不远,冉冉食指抵在鼻尖。
“好像听到了吵架的声音。”
冉冉听到了奶奶的声音:“我奶奶的声音。”
“你算是自己一个人享福,碗我孙女给你洗,家里的肉又是你吃,你眼里有俺们老纪家?村里哪家有你这样的媳妇,瞎子哦!哑巴啊!俺看瞎子也比你会看人脸色,哑巴也比你说话中听。做人做事,你妈都不教你的?”
话说出口才反应过来,姜月明的娘走得早。
王溪说这话不是说没了的人,单单是教训教训儿媳。
话说到这份上也伤人,作为婆婆她需要个台阶下,老二媳妇却没什么眼里见,不懂得给人台阶,王溪只能硬梆梆转折:“这大人做的事,下头的小孩都瞧着。他们都是有样学样……”
王溪说起村里头子女不孝的悲剧,说的就是那些曾经对自己的父母不好,后来自己的儿子也不养他们的人。给老二媳妇说道理的时候,孙女回来了,王溪说:“这碗洗干净了。”
说的是冉冉拿过去装粉条的碗。
冉冉低着头去放碗,碗确实是干净的。
她想要是以后过日子,她不要跟公婆住在一间屋子里。
都是长大的人了,怎么还要被说呢。
一点儿也不自在。
妈妈看上去也没有多么情愿被说,可也没有反驳什么话,奶奶只是给妈妈讲个故事,不管这故事好听不好听,那都得听着。
“俺说话你要听进去,别跟块石头一样,话都说到石壁上去。”
“晓得了。”
“你晓得我讲什么就好。”这老二媳妇确实不怎么得王溪的心,头小身子骨也弱,瞧着不是个能干的。当年老二娶媳妇,就是太匆忙,没怎么给挑,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十多年孩子都念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