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未来。
知道华国会在这几十年内腾飞,有许许多多的发展机遇。
胆子大,放手搏!
为了早日用上空调,为了更以后的躺平人生。
一个穿越八十年代初的人,一个包租婆都混不上,还真的说不过去!
山里是没有野味,但总有别的生意。
卖瓜子都能成首富,她总能找到出路。
次日一早,纪春跟着王翠枝到松安镇。
王翠枝去菜市集卖菜,纪春拿着三个鸡蛋到玉山二中。
弟弟纪夏,在玉山二中念书。
她之前也在这儿的初中部念书,现在的学校跟后世的不能比。
没有标准的塑胶跑道。
跑道是沙泥路的,没有400m跑道,而是200m,操场中间就更没有什么足球场了。
单杠、双杠一些体育设施,和一片空地。
纪春没有见过这样破败的学校,这样一所学校里容纳了七八百人。
她念高中的时候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比这所学校里头所有(初中加高中)的学生要多。
不过那都是上辈子的事,对高中的记忆纪春没有多大的印象了,时间可以模糊人的记忆,只留下一个大致的印象。
这个有着初中高中部的二中,还不如她记忆里的一个小学。
但是要说学校旧,是没有道理的。
那些“老破小”曾经也是新鲜过的,纪春正处于“老破小”年轻时。
那些灰暗的黑白照片,变成彩色的鲜活画面。
八十世纪不是黑白的,不是灰扑扑的一片。
“一二一、一二一……”
纪春坐在学校门口的石头上,学生正绕着学校跑圈,宿舍楼、食堂、教学楼都要跑一遍。
队伍中跑出一个男生,穿着蓝白纹海魂衫,一条军绿色的裤子,一双黑色的灯芯绒面布鞋。
时代感扑面而来。
“大姐,你怎么来了。”
“妈让我给你送鸡蛋。”
纪夏盯着她的脸色看,她知道对方是看她是不是病好了。这个弟弟不是那种,只知道读书,对家里人漠不关心的。
他抱怨:“吃多了也不会变聪明。”
“你还笨啊,那我是什么,猪么?”
她的视力真好,一眼瞧见了人群中的纪知物,绝对是50的视力。
人群中的纪知物确实很亮眼,乌黑的头发扎在脑后,比别人白了几个度的皮肤在跑了一圈后染上一些粉。
“跟我打听小姑的人更多了。”纪知物是留了一级,但是她的名声随着她的那几个初中同班同学传到了高中部,从前是初中部的名人,现在虽然留级了,但是名气更大了。
是美名。
纪春收回视线,她不羡慕纪知物被人追捧。
纪知物长得这般好,七分是养出来的。
所谓的“鹤立鸡群”,也是她比别人吃得好做的少。
原身只是不如纪知物吃得好。
“这是奶奶给小姑拿的。”
五个白面馒头,三个鸡蛋。
奶奶对小姑的好,那是放在明面上的。
纪夏没什么反应,看来已经习惯。可纪春不习惯,不习惯这样的厚此薄彼。王溪对她没有什么好态度,就算是她生病的时候王溪说的两句关心的话,都像是阴阳怪气。她来一次镇上,都要说她懒病。
说她妈太宠着她。
“……”
这话从王溪口中说出来,怎么听怎么不对味。
纪春还没反应过来,王溪就转身离开了,想怼也都没找到机会。
只好留到下次。
纪春不是什么软柿子,她不是王溪养着的,对王溪根本不用客气。
再说了,原身会没命,很难说没有王溪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