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又成了铁青天。
后来又变成了铁老丈。
多年后大家叫他铁公,济南百姓你家出砖、我家出瓦、他家出木材,一砖一瓦的在济南城外修了座铁公祠,那年铁铉一百岁了。
大家希望他活一百二,一百四,乃至远超彭祖。
他笑了笑:“人终究是会死的,将来要是济南城又来了贪官污吏、地主恶霸,你们就把这祠堂砸了,拿起石块、拿起木头弄死他们。”
“今日我将陛下赐我的天子剑挂在堂前,陛下会保佑你们平平安安的。”
“诸君慢行。”
那一日,祠成。济南百姓恸哭,恭送铁公。
三百年后,华夏电视台拍摄的《华夏通史》共一百集,铁铉独占一集。
————
建文四年。
朱允炆逃跑天赋点满,在齐泰、黄子澄及些许护卫的陪同下已经在海上航行了。
三人哈哈大笑,真的很想看一眼朱棣现在的脸色到底好不好看?
南京城内。
朱棣进入皇宫,皇位上坐着的是被齐泰等人五花大绑的方孝孺,身前还用木牌写了个告示。
“燕王,方孝孺大才,可旺三代,我们留给你啦,不用谢我们。”
朱棣本就不好看的脸色更加难看,进入南京城便是街边乞丐都跪地口称:吾皇万岁。
朱棣还以为是因为后辈讲述自己的英勇故事,得了南京城的人心。
结果……三个混蛋走之前连夜印刷传单,还把南京城的说书先生全请了,到处宣扬。
“朕朱允炆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愿学大唐旧事,李渊禅让于李世民之事。
朕今日禅位给朱棣。
并赏应天府人士,无论男女老少金一两、银一两、布三尺、酒一坛。”
朱棣现在头很大,三个混蛋让说书先生走街串巷告诉大家:陛下……太上皇说啦,他都已经退位了,答应大家的赏赐肯定会给,但要等朱棣陛下亲手发给大家,免得朱棣陛下误会。
众人觉得很合情合理啊,所以朱棣现在很尴尬,被应天府的男女老少堵着要钱。
总不可能把应天府的人全杀了吧?
还好那三个混蛋只说赏应天府人士,要是说赏全国……朕追杀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三个混蛋逮回来活刮了。
但应天府的人也不少啊……老和尚,你快来,朕需要你啊。
————
永乐年间。
朱家的欢乐时光停下了。
朱棣开始分配任务。
朱高炽的任务最繁重,减肥……尤其因为他刚才居然在太庙偷吃,本来之后的日子是可以吃烧饼加白菜豆腐汤的。
现在……吃可以吃,但就是每天要绕着皇城跑一圈。
老二要随郑和出海,不仅要给自己挑块好封地,还要探查各地资源,各国的兵力情况,合适的时候还要带兵震慑宵小。
要将各国的情况汇总回来,朱家各藩王包括以后的皇室子弟皆要分封出去,管他以后大明还在不在,这些地得提前帮华夏占住了。
“老二,你的事最重要,做好了不仅咱的名声能名扬后世,你也一样,人家提起你不再是有勇无谋的前锋将军,指不定后人还会为你立庙祭祀。”
朱高煦欣然应下。
“爹,你放心,我可不像某对父子。”
朱高炽沉浸在减肥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根本没有听到。
朱瞻基想反驳却又有口难言,后辈说我和二叔的爱恨情仇,按后辈的惯例,大概是形容二叔造反,我弄死他了……
这时候反驳二叔,二叔会往死里打我,爷爷还会拍手叫好,没必要,忍忍吧。
老三的任务还是老本行,只不过由内转外,刺探周边各国情报,主要是西域一路通往后辈口中欧洲的各国具体情况。
前人可能不太知道欧洲位置,但大明可太知道了,蒙古西征的尽头就是欧洲。
蒙古人打到欧洲,大明打败蒙古人,四舍五入等于大明征服欧洲,必须要做到。
朱瞻基的任务比较简单,灭倭,投降者免死,反抗者皆杀。
完成任务回来大明当太孙等着继承皇位,完不成任务就踏踏实实在那边当倭王。
————
景泰年间。
此时空的大明举国皆丧。
天幕结束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