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有黑衣劲装女子前来向她行礼,恭敬道:“禀报司首,那些人又靠过来了。”
桃夭夭起身,应诺一声。
高季兴敛眉沉思,一言不发。在他面前,站着一个身着普通衣着的中年男子,正注视着沉思的南平王,看那男子的发饰、装扮,明显与江陵城本土的不太一样。
黑衣女子领命去了。
桑维翰听闻李从璟此言,心头一凛。他知道,今夜,江陵城要死人了,而且是平日里高高在上的那些人!
李从璟细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那依你看,徐知诰会何时与高季兴碰面?”
杀李从璟为投名状,换取吴国信任和吴国水师相助,这个买卖,怎么看都非小事。
“第五的情报上说,林氏在荆州辗转数百里,最终到达江陵城外码头,上了一艘杨吴的船。通过比照金陵线报,可知林氏上的就是徐知诰的船。”桃夭夭捧着木杯在埋头喝水,这时抬头说道。
“你们又怎会知道,徐相在半路就换了船,此时早已进了江陵城了!”
“既然行踪不可掩盖,即意味着夜长梦多,徐知诰既要见高季兴,又要避免被军情处发现,只能出其不意。”这个问题莫离显然早已思考过,所以回答的有条不紊。
“传令下去,盯紧南平王府与城外码头,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皆要即刻回报!徐知诰要在今夜与高季兴碰面,我等不可让其如愿!”李从璟对桃夭夭道,在不知遗漏在何处的情况下,只能守住底线,先杜绝最坏的情况发生,“另外,立即去见你接触的那几个南平王府官吏,砝码在此时已不重要,他们要什么,都给他们,务必要得到有用消息!”
这些道理高季兴岂会不知,只是他心中一时拿不定主意,随意说些话来搪塞罢了。对方将事情剖析的如此清楚,分明是在提醒他不要抱有幻想,要果断行事。
中年男子闻言,立即严肃起来,“南平王此言,在下不敢苟同。须知,兴兵乃军国大事,岂能随意为之?南平王既求吴国水师,助你自立、助你对付唐军,岂能不表露诚意?再者,秦王此人,绝非易与之辈,今日若是南平王不趁其在江陵时,将其杀之,待其日后逃离江陵,再领军来攻打,那将是荆南军的噩梦!此间取舍,如何为之,请南平王三思!言尽于此,在下不愿再费口舌!”
猛地,李从璟停下脚步,神情肃然问众人:“赵季良被我等带到此地已然大半日,南平王府可有动静?孤的意思是,高季兴可曾有派人过来询问、索要赵季良?”
站了一会儿,林氏伸出白雪般的手招了招,阴影中便有黑衣女子上前来听令。
……
高季兴问那中年男子,“徐相已到城外了?”
李从璟心头一跳,认为极有可能。
高季兴叹息道:“与徐相相见,自是本王所盼。只是徐相所言,对付秦王之举,似可再作商榷。”
她此前有接触过几个南平王府官吏,但实际上这些人无须都收买,能收买一个有分量的就行,至于其他人——用途就不用多言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莫离能被称为莫神机,几乎可以说算无遗策,不是没有道理的。莫离收起折扇,拍打在手心,目光炯炯,他接下来的话,如若平地惊雷,他道:“离推测,徐知诰见高季兴,就在今夜!”
夜晚很宁静。然而冥冥中仿佛有一股力量,已经降临到这座繁华江城,正是这股力量,将在黑暗里掀起腥风血雨。
见到李从璟这幅模样,莫离心头陡生警兆,他陡然抓紧折扇,道:“赵季良被离从东市带离,不可能瞒过城中高季兴的耳目。赵季良与高季兴所谋必然见不得光,按理说赵季良被我等强行扣押,高季兴当分外焦急,为免赵季良透露出对他不利的消息,他该马不停蹄过来要人才对!”
“我等前脚才拿下赵季良,这徐知诰后脚便到了江陵,如是看来,江陵城这潭水,是清不了了。”桑维翰在一旁接话道,林氏既已被证明上了徐知诰的船,则说明他先前审讯林氏的结果无误,这对于亟待立功,以在秦王府站稳脚跟的桑维翰而言,显得很是重要。
众人面面相觑,“南平王府并无异动,高季兴也未曾派人过来!”
莫离嘿然道:“早知杨吴要派人过来,却不曾想是徐知诰亲自来,看来徐温对江陵看重得很。”
桃夭夭点点头,表示知晓。
事出反常必有妖,只是,妖在何处?
安排完这些事,林氏复看向江面,拢了拢鬓角青丝,笑容倾国倾城,“一路尾随于我,便以为能顺藤摸瓜?你们当我林安心真傻呀?天底下哪有如此便宜的事!”
李从璟面色变了变。
“在下来时就跟南平王说过,徐相午后到的江陵。”中年男子耐心道,“徐相远道而来,亟待与南平王一见,以谋定诸事,这可是为南平王考虑。当时可是南平王主动联络徐相,在下这才到江陵,与南平王共谋了这么久的大事。如今徐相亲至,南平王却迟迟不愿一见,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