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抵达格陵兰以来,马尔利从未 过双臂,听到广成子这话后,他卷起了袖子,显现手臂上的纹身。
那些鳞片确实出现了奇异迹象:原本如同淡墨蓝描绘的图腾,如今泛出了淡金光泽。
那抹金光宛如在臂膀上流淌,让原本犹如死鱼般的肌肤此刻显出生机,宛如跃然流动的生命符号。
尽管一直以来他信奉神仙,但在亲眼见到这些奇幻事物时,不再仅仅将其解释为视觉特效。
此时,他还是忍不住感慨,这个效果挺不错的。
“我究竟有何奇缘?”
对于同一个梦境持续梦见一年,然后特地请假造访格陵兰,直至如今进入仙境的经历,马尔利明白了,自己身上隐藏着某种秘密。
即使知道可能有神秘出身,内心的惊喜和惊讶虽大,但他并未流露于表面,保持着平静。
“到了时机自然会明白。
别着急,现在的你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高人指的是——”
“也就是说,你的寿命比你认知的要长久许多。”
“永生不老?”
“何谓长寿?
何为短促?
经历了千般劫难直到今日算不算长远?
假如‘消亡’定义为真正的死亡,幽冥世界引领的亡灵又该如何计算?
‘不老不死’是人世间的观点,但在昊苍界来说,寿命已经算得上悠长;但相较于天地宇宙,我们不过如乌龟白鹤之对比,蝉鸣生命而已。
更何况在人间界,个体终究会消亡,但从整个三界来看,那不过是另类意义上的‘重生’而非 。”
“如此说来,人间个体消失后,其灵魂是有归属的——幽冥界吗?”马尔利渐渐有所体悟。
“确实如此。
在三界的运行中,万物相互滋生又消亡。
凡间凡人如果实现了神仙功绩,自然可以肉身成神,被引导至昊苍界。
一旦凡人寿命终结,就有引路人将魂魄引领去阴间界。
当然,昊苍界和幽冥界也会用转世与轮回的方式,让仙人或是亡魂化为凡人回归凡间界。
这就是世界的均衡之道。”
“你说的与我的理解相当吻合。
我们说昊苍界降临尘世,就是神仙降临人间;阴间界则是投胎转世。
凡人成仙则是升入昊苍,而人死后的魂魄则降入幽冥界。
这样的轮回,用我们的术语来讲,就是个守恒定律。
对不对,仙人?”
“可这样说也可以。
对于尘世而言,只是一种分工的差别罢了。
神仙与亡灵都算不得什么特别之处,各有各的地位和影响。”
“你这话似乎有些轻视之意。
我们那里对于鬼神持有敬畏,绝大多数宗教都将他们作为信仰中心。”
“最早的尘世间宗教,本是沟通三界的手段。
在三界共同治理的时代,为求三界和谐相处,它们建立在神、人和鬼之间的共鸣上,宗教形式因此多样且相通。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各领域的 ,宗教的本质逐渐被世俗化,让人愈发误解了神鬼的本质。”
“最初的庙宇或道观,并非单纯为了祭祀,而是为了各界间的有效互动而设。
但到了各自为政之时,人们对其认识偏差,可能因为缺乏直接交互,导致你觉得神灵鬼怪过于神秘。
其实阴间界也一样困扰于尘世的陌生感,它们看待凡世时,同样心存忌惮。”
“也就是说,其实亡魂惧怕活人?
这似乎有些悖论。
在阴间界的亡灵,他们本是凡人死亡后的灵魂,难道真有‘忘川’能使人忘却尘世的记忆吗?”
马可问道。
“孟婆也是三界使者的角色,喝不喝汤都只是一个仪式。
就像柏鉴马车,无论搭乘与否,最终都会抵达此地,只是路径有所异样。
‘孟婆汤’仅是形式,阴间界的灵魂净化记忆依赖的是离魂法术,喝汤与否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