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集《摄大乘论》(2 / 2)

妙音0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摄大乘论最新章节!

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

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浅深。

——蕅益大师

这一句话是修习净土宗的至理名言,你修净土宗不可以不知道的。就是说你往生以后的品位高下,那是由你的善业力──分别自性缘起,你佛号念得愈多,你往生品位愈高;但是你能不能够往生,这跟你念佛的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就是你心中的信愿,你心中有什么希望!如果你对来生的期待,是希望继续在人天享受这种福乐,你念佛的种子,就变成人天福报了。

所以他的意思就是:信愿是一个主导者;持名它是一个跟随者,它是一个脚;信愿是一个人的眼睛,它有主导的作用。

理论上来说,你念一句佛号,就可以往生──临终一念就可以往生。

若信愿具足,临终十念,乃至一念,也可以往生。

——蕅益大师

就是说一句佛号,只要你正确的对净土爱取滋润,用信愿具足来滋润这一句佛号,它也可以引导你跟弥陀感应道交。

如果你对净土宗没有爱取,对净土法门没有信愿,你这个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亦无得生之理。

这个地方就是说,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随业跟随念。当然我们所积集的业力,这个很重要,所谓的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能够生起诸法的差别果报,这是一个分别自性缘起。

第二个,依止十二缘起中爱取的滋润,而使令这个业种子变成一种差别的爱、非爱果报,这是一个重要的增上缘。这个是从大乘的角度,来解释生命缘起的两个重点: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念。

癸三、喻愚缘起(分三:子一愚二种;子二举喻;子三合法)

子一、愚二种(分二:丑一愚第一缘起;丑二愚第二缘起)

前面是讲到大乘正见,这以下是讲凡夫外道的邪见。

凡夫外道对缘起是什么看法?分成三科:一、愚二种;二、举喻;三、合法。对于两种缘起的疑惑,又分两科:第一个愚第一缘起,第二个愚第二缘起。我们先看对第一缘起的疑惑是什么相貌:

丑一、愚第一缘起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分别宿作为因,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或有分别实我为因,或有分别无因无缘。

假设我们对一切法生起的亲因缘,所谓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疑惑,就会产生类似外道五种错误的邪见。先看第一个,或有分别自性为因,这个是数论外道(数学的数)。这个数论外道,他认为一切法生起的因是自性,这个自性当中,又有另外一个叫做神我。假设这个神我是造了善业,这个自性就会创造安乐的五蕴,来让神我受用;假设这个神我造了罪业,这个自性就创造了痛苦的五蕴,来让这个神我受用。

换句话说,这个宇宙万法生起的因缘是自性,这个自性是不生不灭的。那这是违背大乘佛法的思想,大乘佛法是认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起的因,而阿赖耶识的种子是生灭变化的,它是受熏的。比如说你今天犯了罪,但是你内心当中惭愧心生起的时候,你那个罪业的种子就变化,由大而变小。

就是说一切法生因的种子,应该是可以去受熏的、可以去改造的;但是外道宇宙的生因──自性,是不能改造的,它是固定的,永远就是自性。这个地方,佛法是不同意的,宇宙万法的生因是不生不灭,这个是不合道理的,这样子,你要改造生命是不可能的。

或有分别宿作为因,这个宿作就是过去的业力,就是尼犍子外道。尼犍子外道认为:生命是由业力所决定,而这个业力是不可以改变的,除非你不做,你做了以后,这个业是永远不能改变,你忏悔也没有用。因为尼犍子外道这样的一个定业思想,这个宿命论,就造成了他苦行的修学。他认为:我们在三界不断的流转,每一个人都带了很多的罪业来投胎,而这些罪业都是不能改变的,你修止观也没办法改变,忏悔也不能改变。那怎么办呢?赶快把这个罪业消掉。怎么样消掉呢?修苦行。从今以后,你不能再睡床铺,拿那个有刺的木头来睡觉。就是用种种的苦行,赶快把这个罪业消除掉。像这样子,佛法是不同意的。佛法是说祸福由因,改变在缘。你前生有罪业是因,但是你这个心念的改造、这样不同的滋润,这个业种子就有变化。你可以透过你的忏悔、透过止观心念的调整,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所以宿作为因这样的定业论,当然是邪见,就造成了心外求法的苦行外道。

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说宇宙万法的生起,是自在变化,就是大自在天(就是摩酰首罗天),它是整个万法的生因;所以我们想要离苦得乐、趋吉避凶,你修行是没有用的,你持戒也没有用。你应该怎么办呢?向大自在天祈祷,因为他能够决定你的快乐跟痛苦,当然这个是邪见。

或有分别实我为因,这个实我,是属于胜论外道(殊胜的胜)。这个胜论外道,他的思想是实我叫做梵(大梵天的梵),这个梵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梵当中有一个小我,这个我是很痛苦的,是个小我;梵是一个大我,是安乐的境界。我们想离苦得乐怎么办呢?应该要透过修习禅定、冥想,把这个小我跟大我合在一起,梵我一如。梵我一如就是他们《奥义书》所说的一个最高的意境,离苦得乐。不过这个地方跟佛教有一点混滥。佛法也认为:有一个生灭门的个体生灭的生命,有一个真如门的我空、法空的真理,我们修行就是从生灭门趋向真如门。不同的是:佛法的真如门、生灭门,这两个都是没有真实体性的,是不二的;但是外道的梵我,两个都是有实体的,大我是有实体、小我也是有实体,所以这个有实体的小我,趋向大我,这是不合道理的。

或有分别无因无缘,前面的四种都是有因缘论,这第五个是无因缘论。什么叫无因缘论呢?他认为说:生命的快乐跟痛苦,都是没有理由的。也就是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树叶从这个树上飘下来,它往东边跑、往西边跑,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当然无因无缘,就会造成断灭见,就是没有来生;既然只有今生,你归依三宝,持戒修行都没有意义,所以只好及时行乐。这个是无因缘论。

总而言之,外道对于诸法的生因,他们认为是一个有实体的东西,或者自性、或者实我,而这个实体是不能改变的。不像我们佛法说:这个种子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它会因为你行为思想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丑二、愚第二缘起

若愚第二缘起,复有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

这是对于种子的增上缘产生迷惑。对于十二缘起,所谓爱非爱这样一个熏习缘起的错误,就会认为在内心当中有一个我,我来造作业力,也是由我来受用果报。当然业力会变化,在流转当中,这三界的生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这个我是不能改变的。这个地方的分别爱非爱缘起,这个我见是比较粗的我见,这是分别我见。

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说明。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师说:为什么一个人念佛,没有使令他内心改造呢?就是这个人修行——心外求法。他内心当中,没有产生正念的观照,观察我空的真理,也就是说,他内心当中的想法是: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我积集很多的善业,使令我以后的生命,因为这个善业的力量,得到安乐的果报。这个自我,以前没有善业、没有资粮的时候,他当然很低调的;但是他现在不同,他现在一天拜五百拜、一千拜,他的善业力加强以后,也就把这个自我膨胀。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愈修行,烦恼愈重、瞋心愈重、高慢心愈重的道理,就是他没有回光返照。

那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了,诸位可以看看所谓外道的学者,外道也是深信因果,但是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比如我过去认识一个外道,差不多十年前他的个性是这样子;你十年后再看,他的个性还是这样子。就是十年前跟十年后的差别?这个人修了一点善业,如此而已。他的个性没有办法改变,他以前是什么脾气,现在就是什么脾气。

为什么佛弟子能够很快的自我突破呢?因为他修我空观。修我空观,他内心调柔。就是我不可得,所以所有的烦恼都是可以改造的、都是因缘法。我们先相信这个真理,我们先相信我们心中贪瞋痴的烦恼是可以改造的,它的本性都是毕竟空的。这个时候,对你的修行有很大的加持力。你一直认为你内心当中那个我──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子,没办法改变的,这就是我嘛!那你这样的思考,就没办法改变了,的确不能改变。这就是外道说分别我为作者,我为受者,由我来积集业力,也是由这个我来得果报,那这是对于爱非爱缘起的一个愚痴。

前面的两段是法说;这以下举出一个譬喻,来看外道对生命的观察,产生的错误认知。

子二、举喻

譬如众多生盲士夫未曾见象,复有以象说而示之。彼诸生盲,有触象鼻,有触其牙,有触其耳,有触其足,有触其尾,有触脊梁。诸有问言:象为何相?或有说言象如犁柄,或说如杵,或说如箕,或说如臼,或说如帚,或有说言象如石山。

这个地方讲一个譬喻说:有众多的生盲者,有些人天生就瞎了眼睛,所以他一生当中都没有看过象。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牵来一只象,告诉这些生盲的人说:这就是一只象,你们来摸摸看。这些人分别摸到象的鼻子、或者牙齿、或者耳朵、或者脚、尾巴、或者它的脊椎。摸完以后,这个人就问他们说:像是什么相貌呢?摸到象鼻的人说:象如犁柄,就像耕田器具的犁,犁中间那个直直的木柄。假设摸到的是象牙,就说:这个象就像一个杵,一个舂米的器具,一边比较宽,一边比较细,舂米的器具。或说如箕,摸到象耳朵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畚箕,扫地的时候装泥土的器具。或说如臼,摸到象脚的人,就说这个象就像是一个直直的木头。或说如帚,摸到象尾巴的人说:象呢就像这个扫帚,一根一根的。或有说言象如石山,摸到象脊梁的人,就说象就像一座石头山。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外道对生命的邪见,基本上是似是而非。你不能说他完全错了,因为佛在世的时候,所有的外道,大部分都是深信因果,他们都相信有生死轮回,他们也相信善业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一部分佛法是认同的。只是,这个善业如何能够创造安乐的果报?这个业是不是可以变化?一切法最初的生因,所谓的所知依,这一部分的认知有错误了。

就是什么是生命的根源?这一部分外道弄错了。但是生命的这些枝末,业果的思想,他们是弄对了。意思就是说,你说他摸到象的脚,说象它像一支木头,你也不能说错,它也是象的一部分,所以这叫做似是而非,他也讲到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对全盘生命的缘起,没有完全的彻底了解,如此而已。

最后的合法:

子三、合法

若不解了此二缘起,无明生盲,亦复如是。或有计执自性为因,或有计执宿作为因,或有计执自在为因,或有计执实我为因,或有计执无因无缘,或有计执我为作者,我为受者。阿赖耶识自性、因性及果性等,如所不了象之自性。

身为一个修行者,我们对于大乘的两种缘起:

第一、分别自性缘起

第二、分别爱非爱缘起

假设不能够理解,就像是一个生盲,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一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死流转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涅盘的因缘,也不知道什么是往生净土的因缘!你不知道因缘,你就是盲修瞎练,跟着感觉走,你的修行就是靠运气,运气好一点就往生,运气不好就没办法往生。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就会执着,

以自性为因、以所做为因、以自在天为因、或者以梵我为因,乃至于无因无缘

这是迷第一缘起;假设迷第二缘起,认为我为作者,我为受者:这两种都是对于整个阿赖耶识的自相、因相、果相不了解,正如一个人瞎子摸象一样,不能够全盘的了解到象的自性,只是摸到象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我们在蕅益大师、或者祖师的开示当中,古德经常说:我们看外道,他也是努力的在修行,你看他持戒、苦行,他能够持牛戒,他一生跟牛学习,这个人的行力也不得了,他修起苦行来的时候,一天吃一麻一麦,这个人也满有道心的,他也是想要离苦得乐。但问题是:他不知道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安乐是怎么产生的?他就是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就盲修瞎练了。

在《楞严经》上说:外道修行就像这个绳结,打了一个结的绳子,他往两边拉,愈拉这个绳结愈紧;佛教的修行,是从中间把这个绳结解开来,找到真实的因缘。

所以智者大师在《天台止观》上说:外道修行,有因无果。你说他有没有因地呢?他的因地比我们努力,他的持戒苦行、他的加行力、资粮力都比我们高;但是,空空的,没有结果。你说持牛戒,持牛戒结果是怎么样呢?也没怎么样,持得不好到三恶道去,持得好一点,来生做一只牛。你跟牛的思想学,顶多就是善业力,变成一只大福报的牛,就是你没有找到正确解脱的因缘。

我们今天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虽然不可能马上断除所有的恶、修习所有的善;但是你刚开始的时候,你整个人生的布局,你要很清楚的知道:你的方向在哪里。你很清楚这个正确的因缘是什么,整个地图很清楚,你现在走到整个生命地图的哪一个点,你很清楚。那这就是为什么要培养甚深见的主要理由。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神婿疯了吧,你管这叫替补王毅詹姆斯叶凡神医典狱长大人深不可测!张小曼洛尘他和她们的群星王毅詹姆斯唐若雪叶凡主角小说虎婿叶凡上门赘婿叶凡唐若雪癌症倒计时:总裁妻子虐疯了钓渔郎流氓县令,开局忽悠大帝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NBA:开局一张三分体验卡王毅詹姆斯开局流放?王妃她不一般入赘王婿叶凡唐若雪你选的白月光,我找到首富亲妈后,你哭什么?医婿王婿和离再高嫁,将门毒妃她超飒入赘王婿叶凡唐若雪医婿叶凡老婆示爱白月光,我放手你怎么哭了全能女婿叶飞唐若雪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