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礼仪教导中,那些礼制司的官员可是非常郑重的说了有一点是绝对不能做的。那就是和天子对视,这是对天子的大不敬!
只见周边成进入大厅内后,先是环视了一圈,见众人已经相继停下交谈并看向他的时候。才是深吸了口气朗声道:“大皇帝陛下到!”
由此可见秘书处实际承担了帮林哲审阅公文的角色,这种权利大体上和明朝时期的司礼监有些类似,只不过秘书处并没有处理的权力,只能是审阅公文然后拟出意见,再交还林哲进行最后的批示。
这个时候,何斐图才是和旁人一样,重新直起身子,不过头虽然还偏向了门口方位看向林哲,但是却已经不敢把视线上杨直视林哲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年头生丝产业是属于比较成熟,同时有着较高稳定收益的行业,要不然也不会吸引中外大量资金投资了。
但是很少人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投资一个全新的产业。
走过两侧人群的时候,林哲也是没有走太快,而是偶尔和几个大臣们说几句,说些关心或者干脆是玩笑话,把几个平日里很少能够看见林哲的协办大臣等级别的官员感动的什么似的。
虽然国内的棉布产业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但是采用蒸汽动力进行纺纱和织布,这事之前可没人干过,都是棉布,但是机织布产业和土布产业是完全两码事,不能同日而语。
听见林哲的这一句话,尤其是那“不错”两个字,让何斐图一时间是气血上涌,天地良心他本人并不是林哲或者皇权的崇拜者,对林哲则是恭敬是恭敬,但是要说崇拜之类的就过了,然而现在听见这话,他却是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
再加上其人有些木讷,对官场的迎送往来不是很擅长,所以在林哲的幕府中他一直是个相当低调,不引人注目的人。
这弯腰退下后,何斐图就是看见了几个友人投来的目光,这前头面圣的数十人里头,大多数都是只得到了一个林哲的点头,甚至有的连点头都没有,获得片言只语的也是屈指可数,而当场得到林哲夸赞,说上一句‘不错’的,只有何斐图一人而已。
霎时,原本还吵吵嚷嚷的大厅内寂静无声!
毕竟现在的生丝在国际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基本上你生产出来多少人家洋行就要多少,要知道前些时候中华帝国没和联军开战的时候。人家英国领事三天两头就通过外交手段要求中华帝国方面尽可能的组织货源,提供更多的生丝用于出口。
本来他还想多说计划的,但是看见对面的那个宫务厅官员一脸急色对着他使眼色,他就知道不能再待下去了,毕竟后头还有好几十个人等着见林哲的,这要是都多说几句话那得什么时候去了。
可是这会跪也是不敢跪,帝国已经明确下令,除非登基、天子大婚、国祭之类的大型典礼中依旧遵循古礼行跪拜之礼外,日常跪拜礼一律废除,不管是百姓向官员,还是官员向皇帝,一律废除,改以鞠躬礼代替,并且还煞有其事的规定的鞠躬礼的方式。
但是同一时期投资缫丝厂的话,毛利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两三年收回成本的比比皆是,而且缫丝厂的硬件投资实际上并不算大,真正限制产销规模的是缫丝厂的资金有限,不足以收购到大量的蚕茧。
此时场内众人大多也是做着类似的事,这些富商们花费了巨资购买国债,还大老远跑到南京来参加国宴,纵然是有些人是为了瞻仰圣颜,满足下所谓的格调,以后好吹嘘。但是更多的还是抱着各种各样的商业目的而来,他们是把这一次的机会当成了和政府高层沟通交流的机会。
早就听说帝国皇帝年轻,而且还是军人出身。但是今天一看才是知道传闻不假,尽管林哲在穿着以及表情上多有稳重,但是年轻的面孔却是很难掩盖的。看到这张年轻的脸庞,何斐图不由得想当年这位皇帝筹办余胜军起家的时候,估计也就二十岁出头吧。
不用多想,只看见这龙纹就知道此人的身份了,他就是中华帝国的皇帝林哲。
基于这些因素,也是让宫务厅秘书处的权力日益增长,内阁的诸多大佬们看见秘书处处长周边成的时候,大多都是会把对方当成了同等身份的人。而不是说把他当成普通的秘书。
这个秘书处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承担了林哲的诸多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工作。
如果说他之前投资的汇生纺织公司获利颇丰也就算了,但关键还不是啊,身为工商部大臣,赖昌英更清楚这些企业的发展情况。
心中对这个何斐图比较欣赏的赖昌英也是和他多聊了几句,当然了和所有政客们一样,赖昌英也绝对不会去承诺什么。
话音一出,原本还在大厅内各处的人们迅速寻找着自己的位置。那些军方的武将们迅速站在大门口的左侧。
待臣民行礼后,林哲才是右手略微虚抬,轻轻的吐出两字:“平身!”
何斐图和其他人一样,站在队列靠后的位置,看向了门口处,不多时只听见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脚步声稳重而迅速。数息后一个身影就是出现在了门口。
当缫丝厂产业一片欣荣的时候,这个何斐图却是没有跟风去投资生丝产业,反而是独自开辟机织布市场,从这方面来说不管是眼光还是魄力,眼前这人都是属于不错的了。
走过文武官员群体后,林哲来到了那些富商士绅面前,而那些富商士绅也是在官员们的引领下一一上前,林哲对他们一般也不说什么话,大多时候都是略微点头,或者干脆头都不点,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得到他的一言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