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编成了一个骑兵团,辖有四个骑兵连。
“而扬州那边,根据我们探知的消息贼军前锋已经抵达扬州,目前扬州的江北大营虽然兵力众多,但是面对秦日纲这等悍将,怕也是要危险!”
此外水师营有两千余人,采用风帆蒸汽明轮混合动力的大型战舰四艘,采用纯蒸汽动力、暗轮推进的八十吨小型炮舰八艘,另外还有十多艘旧式的风帆老船。
而清军和太平军自然不是这样,清廷办的新军目前有三种,一种是八旗新军,一种是绿营新军,这两种新军都是从原来的八旗、绿营士兵挑选,说是择优而录但实际上士兵还是原来那些士兵,使用的武器也依旧以火绳枪为主,只有少量洋枪,这两种新军大体上只是换了个新军的名头,实际上和原来的旧军没有任何区别。
水路相加,使得余胜军的正规兵力有一万三千多人。
就算暂时能够挡住,但是在常州的吴汝孝还有两万余人,万一他们也是西进丹阳的话,前后夹击之下官军必灭!”
窗外的繁华是他的数年精血所在,不管清军还是太平军,谁想要破坏商贸区的发展,就是他林哲的敌人!
林成庭意气风发的率领部将出城,然后带着他的两万新军直奔镇江而去!
这就让余胜军获得了极为宝贵的训练、扩军时间,从1854年底开始,余胜军已经累计扩军到五个混成团。
而部队的详细军制更是和余胜军一字不差,彻底摒弃了太平军的军制,就连称呼都是没改就直接套用了排、连、营、团的称呼。
只是自从离开天京东进后,林成庭的脸上就是看不出意气风发的表情,反而是时常露出担心神色,而到了句容后,整个人就是更加谨慎保守了。
林成庭这几年一直把林哲视为人生中的最大对手,也只有林哲才能够挡住自己的东进步伐,这一点在他击溃江南大营后就更加确定了。
如今他踏过江南大营的营地,直奔镇江而去,他要和吴汝孝里应外合把苏南地区的残余清军给一股脑灭掉。
另外一边,太平军的另外一支主力部队,即秦日纲所部近三万人也是同时东进,不过他们没有和林成庭一起,而是直接渡江直奔扬州的江北大营而去。
来天京前,他不过是一个检点,但是攻破江南大营后,由东王杨秀清大力举荐,其一举越过丞相而被封为镇胡侯,成为当代太平天国内仅有的十余位几位王侯之一,这对于一个太平天国内旁系出身的将领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此外除了这些正规军外,余胜军里头还有一支极为特殊的仆从军,那就是协防团。
至于林成庭的这支新军,人家更干脆,士兵的军饷都是不给的,只管饭,而士兵来源其实也和其他太平军差不多,部分是挟裹,部分是来投军的,所以林成庭的这支新军成本是最低的,只需要花钱买洋枪就好了。
分别是第一混成团到第五混成团,每个混成团辖有三个步兵营、两个炮兵连、一个辎重营,一个侦察用的骑兵排,以及其他军乐队、伙夫、马夫等人。
咸丰六年,西历1856年3月,天京。
这三个协防团都是只有三个纯步兵营,并没有配属骑兵、炮兵等兵种,因此并不具备单独作战的能力,他们的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协同余胜军作战,充当炮灰。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这些炮灰的战斗力顶多也就是比绿营强点,在实战中用处不大。
面对余胜军,林成庭知道自己不管多么谨慎都是不为过的,前两次南下浙北,每一次都是自己看似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但是后来呢,每次都惨败而归,而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失败第三次!
1854年再一次兵败浙北后,林成庭身受重伤狼狈逃回皖南,但是这个人比曾国藩还要顽强,屡战屡败的他再一次镇定思痛:要想击败余胜军,就必须以敌为师。
天下之大,能够和他林成庭一战的,唯有林哲和他的余胜军了!
如今太平军东进,尤其是里头还有着林成庭的新军,这不由得林哲不重视,他们击败了江南大营林哲不管,但是他们要继续东进常州甚至苏州一直打到上海来,那么这就不是林哲可以容忍的了。
林成庭率领两万太平天国新军东进,先是抵达了镇江之外击溃了镇江外围的近万清军,随后会同镇江内归属吴汝孝所部的近万太平军继续东进丹阳。
看着许鹏安在地图上表示出来的各方态势,这让林哲知道,修生养息一年多后余胜军又要打仗了。
他屯兵苏州以东不出,黄宗汉虽然能力也不错,但是奈何兵少将寡,勉强收复了常州府大部分地区后,面对吴汝孝亲自率军两万兵力防守的常州孤城,攻打了小半年也没拿下来,只能和以往一样在城外和他们进行对持。
太平军中的林成庭去年虽然在安徽征战连连,但是却一点南下浙北的心思都没有,所以林哲自然也不会主动去找林成庭的晦气。
武器用的是清一色的洋枪样炮,甚至还聘请了洋人帮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