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禅知他心意,也是摇头,道:“青丘于当世诸天之中,虽不逊色于西昊天,却不适合作我人族领袖。”
楚歌道:“若为纵长,且不说国力强盛,更应有过人之勇,敢与神族一战。”
王禅点头称是,道:“公子所言甚是。依老臣愚见,魏国为四雄之一,且自胡服骑射之后,兵勇将悍,可为纵长。”
楚歌沉吟道:“只是不知魏王此人如何?”
王禅道:“老臣素闻魏王其人,丰额骈齿,一目重瞳,更才高八斗,堪称诸王之最。只是到底如何,须见过方能决断。”
楚歌道:“说到魏国,我从前之时,常听人说起魏国相国张信此人,赞其辩才无双,有高世之智。老师可能听说此人?”
王禅闻言,神情复杂,心中暗忖:“公子现今初遭大难,心神未定,许多事情还是暂且不要让他知晓罢。”
楚歌见王禅不语,不禁疑惑,道:“老师,莫非张信此人有什么问题么?”
王禅摇头道:“张信虽是魏国人,却甚是神秘。世人多闻其名,而未见其人。老臣曾数次出使魏国,与其也不过点头之交,并未深谈。公子若是好奇,何不待到了魏国,再至府中拜访一二,便知其深浅。”
楚歌叹道:“也只能如此啦。”
二人又谈了一会,议定当先前往魏国国都金陵,待见过魏王后,再做打算。
王禅唯恐人多暴露,引来神族追杀,便只留了三名武艺高强的心腹武将随行,其余部卒就地遣散,吩咐他们留在楚地,保存实力,联络故旧。
这一行五人改换装束,扮作商贾,又将战马从附近的市集倒卖,买了辆辒辌车,便走小路投魏国而去。
不过数日,楚歌等五人一路疾行,便已出了楚国,来到魏国边境。
这日,楚歌见天色已晚,人饥马疲,便要停下歇息,寻觅夜宿之处。
王禅却摇头道:“此事万万不可。咱们只要未到魏国,便不可轻言脱离险境,当连夜赶路。”
楚歌见王禅神色坚定,便不再坚持,当下连夜赶往金陵。又过了三日,楚歌一行便已来到金陵。
这金陵城原非魏国都城,乃是当今魏王唐煜称王前的封地。
唐煜本为先魏王次子,初封金陵郡公,因太子病逝,群臣以唐煜貌有奇表,乃圣人之相为由,上疏请封为太子。
先魏王因唐煜得臣下拥戴,心生忌惮,遂封唐煜为炀侯,封地金陵,使之远离当时的国都江宁。
后先魏王病逝,群臣拥立唐煜于金陵称王,魏国自此定都金陵。
自唐煜为魏王,定都金陵,已有三十余载。魏国贵族尽迁于此,城中极尽繁荣,街道错综,楼宇相接,观之不尽,果不愧是当世大国的都城。
待进金陵,楚歌一行却不先到王宫拜谒魏王,只将三名随从安顿后,便驱车径直来到魏国上将项颜的府邸。
王禅为楚国相国,曾出使魏国,与魏国名将项颜颇有私交。
这项颜原为芈姓,只因家族世代为魏将,受封于项,后引为姓氏。
王禅不知魏王对楚国持何态度,唯恐楚歌为亡国公子而受辱,便只与阍者说楚国故人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