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信宏脸色微变,在对方凌厉的目光之中,他低下头去。曾志宏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的气势在这一刻却隐隐地压制了陈信宏这名统兵大将。
“就这么定了吧……”幽幽的声音从曾志宏地口中传出,他的眼中含着一丝淡淡的水光,只要他投降了,曾家百年忠义之名即将坦然无存,他又何尝心甘情愿呢。
只是,他们的政策十分清楚,若是投降,定然善待降俘。城中官员,一律官至原位,更有甚者,对那些拍须遛马,恭顺小人大肆提拔。能够把握机遇,官升三级者,比比皆是。
二年之前,黑旗军统领许海风大闹沧州城,他们同时做了阶下之囚。不过也正是因此之故,他们之间反而因为同病相怜,多了些交往。
“既然守不住,那就不如不守了吧。”曾志宏沉默片刻,突然低声说道。
沧州城,此时城门紧闭,城内一片阴云密布,百姓们恐慌万分的蜗居在自己的小屋之中。
“曾大人,但是您……”
曾志宏大惊,连忙上前搀扶,问道;“将军这是做什么?”
“太原一战。若是大胜,古大帅决不会放弃衔尾追杀的机会,那时收复失地不过是指日可待。本官要为大殿下保住这片大好河山,不能还给他一个支离破碎的沧州。”曾志宏的话缓慢而沉重,但每一个字都是发自于肺腑之言,显得特别动人:“先帝交付本官地是一片完整无缺的沧州,本官任满还乡之时,交还的也应该是一个完好无损地沧州才是。
陈信宏抖了抖有些发麻的嘴唇,他实在不敢相信这一句话竟是出自曾志宏之口,
身边的陈信宏摇头道:“不会的,太原有古大帅在,不会输的。”
曾志宏看着他的背影,帐然若失,只是满含悲愤的眼中,竟然隐隐有着股羡慕之色。
纵然是算上城内的十万百姓,也绝对挡不住匈奴人。他们毕竟只是平民百姓,与这些职业军人无从比拟。
白底黑字,清清楚楚的写着:
“曾大人,你的意思是……”陈信宏双目一亮,惊呼道。
到时候,不拖后退就已经是天之大幸了,想要指望他们杀敌守城,那是决无可能之事。
过了片刻,陈信宏叹道:“匈奴人来的都是马队,只要大人下定决心。我敢保证,一定不让得逞。”
城中统兵副将陈信宏高声询问道。
“时间快到了。”曾志宏叹息道。
“大殿下在太原,汇集了大汉精英。意图与匈奴人决一死战。”曾志宏沉默片刻,突然说道。
微微一笑。曾志宏轻声道:“待匈奴大败,汉军重返之际,曾某自然会给先帝一个交代。”他的声音虽轻,但是却充满了一种坚定不移的惨烈味道。
衙门的大堂之内。依旧是肃穆严谨,然而此时看去,竟然突兀地多了一点萧条的味道。
沧州城,整个沧州的州府所在,又会做何选择?
陈信宏抬头,凝视着他的眼睛,道:“程某膝下尚有一子,年纪尚幼,不懂事故,想要托付于曾大人,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虽然曾志宏问得没头没脑。但是陈信宏却是完全了解他地意思。
城内官员更是全数斩杀,一个不留。
“若是他们后续部队前来,又当如何?你能守得住几日?”曾志宏逼问道。
“曾大人,若是下官未曾记错,大人府上历代为官,曾家在大汉享有赫赫名声。今日,大人若是一步走岔,只怕……”
这一切的起因,都因为一只突如其来的部队。
陈信宏面色沉重,突地重重跪下,恭恭敬敬的向他磕了一个响头。
整个沧州城处于一片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中,若非官府严加掌控,只怕早就乱成一窝了。
他的声音充满了骄傲,为了这位军人中的顶尖人物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固守?你能守得住么?”曾志宏双目中隐现一缕精光,凝视着对方。
“沧州乃大城,城内五千精兵。十万百姓,当可固守。”陈信宏沉声道。
“什么?”陈信宏骤然抬头,他死死地盯着这位沧州城官位最高地朝廷大员,目光中充满了骇然之色。
“曾大人,您是如何选择?”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文人。
“好……”听了他充满信心的这句话,曾志宏高喝一声:“如果古大帅赢了,那么乘胜追击之下。则复国有望。”
他的眼中有着一丝怒火和诧异,莫非自己竟然看差了人。
陈信宏不解的看着他,不知道他为何岔开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