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红日从晨雾中霍然间跳了出来,挥洒出万道霞光,几乎在一瞬间照亮了整个平原,也染红了淡薄的晨雾。那层若有若无的晨雾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地退去,世界顿时清晰了。
他们已经不是私人的军队,不——他们还是私人的军队,他们所效忠的对象是许海风,是军校的校长许海风,而不是他这个担任城卫军统领的刘俊书。
其实若论兵员的个人素质倒也不过了了,但他们地团队配合却是让刘俊书大开眼界。
一连串的暴喝从刘俊书的口中厉声道了出来,他的脸色凝重,隐隐有着一丝怒气。这些人再怎么训练精良,但还是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他们都是新兵,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丁。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自始至终,多少圣贤都对此束手无策。
想要达到这种默契的程度,以刘俊书的估计,纵然是黄龙军团的精锐之师,起码也需要数年之久。但这些素质一般的城卫军们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让刚刚接手的刘俊书大为吃惊。
“怎么?刘兄对于这些儿郎们的表现还满意么?”感受到他异样的目光,许海风脸上的笑容愈发浓厚了。
所有人的目光凝视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无论是城卫军们,还是特种部队,在此时,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在大营的东方,那道声音传来的方向。
“黑旗军……是主公来了。”
在军校的大堂之上,有着这么的四个镶金大字:服从命令。
其后,在许海风的许可下,刘俊书接触到了当世独一无二的那个专门用来培训中、低级士官的军校。
刘俊书大步而出,他施展轻身功夫,不过片刻。就独自一人来到了马队之前。
城卫军们欢声笑语,他们高举着手中的兵刃,放浪形骸地大笑着。
他们纵有对刘俊书的命令心生不满的,但是在行动上,他们却表现的惟命是从。
这样的理论完全颠覆了刘俊书以往的认知,但是仔细想来,他却不得不承认,这句话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
是以,数百年来,除了北方军团的大统领固定出自于方家。黄龙军团的大统领出于刘家之外,其余三大军团的大统领则是绝无定数。
刘俊书身为刘家最杰出的将领之一,行事颇有手段,月许之间,便已使得城卫军们心悦诚服。这个统领的位置倒是日益稳固。
服从命仓。
无论是新任天鹰军团大统领张晋中,还是黄龙军团大统领刘正中,他们都达不到这个级数。
“守备……拒马……枪兵列阵……”
这五位将领的命令在自己的部队之中。会变得如同圣旨,能够得到一丝不苟的执行。二军交战之时,只要他们地大旗还在战场上飘扬,他们的军队就有着勇往直前的勇气。
因为他不敢确定,当许海风出现在部队前的那一刻,所有的将士们会做出如何的选择。
是的,军队的第一铁律,不是灵活多变,不是勇猛顽强,而是服从。
没有任何理由的,唯有绝对服从命令的部队才是一只真正的铁军。
古道髯、方令天、方令辰、谭宏达和李博湖。
雀跃的叫唤声传遍了全军,城卫军们沸腾了。
方阵,永远是对付骑兵突击的最佳选择。
纵然他在这个位置上再呆十年,他还是不敢有这样的奢望。
城卫军们与其他部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非常注重中、低级军官的培养和锻炼,这一点,当今世上,没有任何一只部队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刘俊书默默点头,尽管他一言不发,但是他却不得不承认。
黑夜逐渐褪去,又是一天来临了。
直到今日他也不会忘却,第一次上战场与恺撒人交战之时的情形。当他们打退了恺撒人的进攻之后,当他们胜利了之后那种忘形的冲动。
自从见过刘婷一面,再加上听信了某人一番危言耸听的话。刘俊书就心甘情愿地留在了卧龙城。
城卫军们如梦初醒,盾牌兵和枪兵们组成了一排排的紧凑队列。
同样,统帅部队的不是这样的名将,士兵们的士气也绝对不会如此高惩,更加不可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这里是大汉,是刘家地天下。无论是哪位皇帝,哪怕他再贤明,也无法容忍这种潜在的威胁。
在里面断断续续的学习了一段时间,他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刘俊书抬头看了眼一脸微笑的许海风,那张和蔼的面容有着淡淡的笑意,仿佛天下间再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得倒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