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一直盯着李远瞧,盯的林翠都有些疑惑了,“你老盯着他看干啥,该不会你又看上他了吧?”
田氏也摧了解赶紧吃饭,明天还有很多事呢!
李元青一直到天黑很久,才赶着驴车回来,毕竟去县城也不近,他算是快马加鞭,非常快的了。
田氏道:“这我知道,我也是想着人越多越好,就是怕找不到人,不过依你林婶的意思,看来还得叫元青找人给李和代个话。”
李元青想了下,才点头,“我这一批木工活也干完了,可以等上几天再做,所以我也有时间,等把这事定下,很快就要谷雨了,到时候还得再忙其他的事。”
最近他俩的亲密举动多了,刚开始还不习惯,没想到看的多了,倒也不觉得有啥,毕竟看见妹妹能幸福,他也高兴。
李氏收拾完竹笋,也回家去了。田氏要留她吃晚饭,李氏不干,说家里还有剩菜,元青也忙的很,她随便烧点给他吃。鸭子也没炖好,田氏中午也就不留他了,只叫她过来吃晚饭。
一听见驴车滚动的声音,李氏便松了口气,道:“回来就好!”
冬生很快就从村里回来了,他跟田氏坐在院子里讲着话,等咸肉的味道烧出来,都觉着肚子饿了,毕竟也忙了一上午了嘛!
她去厨房拿了把菜刀,李氏接过来,三下两下便把竹笋给切开,剥出里面嫩白的笋子。
猪大肠跟牛肉分别搁进锅里炖着,田氏洗好了碗,进到了厨房,把碗筷搁进菜柜子里,她看麦芽忙的晕头转向,便打发她去睡个午觉,厨房只要看着火就行,也没其他活要干。
最后一锅花卷上锅蒸的时候,麦芽拿了十几个鸡蛋,全都打在盆里,她准备做些煎鸡蛋,也给李元青送去,李氏说是有剩菜,只怕也是将就着吃,她家去年也没留几只鸡,鸡蛋肯定也舍不得吃。
不过相比青竹笋来说,麦芽还是喜欢挖长在土里的麻笋。好在,今儿她有大黑跟着,或许还能省不少力气呢!
麦芽把装鸡蛋的盘子递给他,知道哥哥是明知故问,分明心里都清楚,还故意拿她开玩笑,“哥,你别站着了,快些送去,也快些回来吃饭,不然菜就要凉了呢!”
今儿天气阴沉沉的,风儿呼呼的刮,倒是挺冷的。麦芽拢了下衣领,都快到三月份了,可还是这样的冷,到了夜里,虽然不用烧炕,可她还是得在厚被子上面再压一床旧的,还得把脚的那一头用厚袄子再压住,不然到了半夜脚还是冰凉的。
“嗯,你放着吧,我也要烧中午饭了。”麦芽洗干净了手,不再忙别的,得抓紧时间把午饭做了。
大黑个头大,一步就窜了上去,然后站在边上,回头看着她。
傍晚的时候,麦芽帮着田氏一起,在菜园子里撒了些小白菜籽。麦芽想起元青那边不晓得种了没有,所以在种自家的小白菜之后,又跑到李家那边。
因为春天来了,菜园里的大蒜和葱,都开始茁壮成长,但她要的却不是大葱,而是细小的香葱,这种葱,香味更浓。
麦芽道:“我也想有啊,可这不是刚开春嘛,哪来的小白菜,我家刚下的菜籽,才发芽呢,至少也得等半个月之后才能吃上。”
林翠晃了下脑袋,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还不是我娘,麦芽,干脆这两天我搬你家住得了,我要再在家里待下去,怕是要被我娘逼疯了。”
这会也没有青辣椒,不能做青椒炒鸡蛋,她便用青大蒜,是菜园里的青蒜,切碎之后加在鸡蛋里搅匀。炒锅里加菜籽油烧热,因为是煎鸡蛋,而不是炒鸡蛋,所以菜籽油搁的比较多,等油烧热了,就得马上改用小火,把鸡蛋慢煎,否则很容易煎糊了。
田氏没听懂,“啥叫烘干,要是用火来烘,不是要烧糊了吗?”
看着手里的活快干完了,李氏就叫麦芽去忙别的,剩下的她一个人就能干了。
麦芽立即明白过来,她转身去拿豆腐,“你啊,不怪婶子说你,真是挑的没处找了,难道这么多的男娃子,你就一个都没看上?”
林氏直叹气,“我只怕她等成老姑娘还等不到,那我可是连哭都没眼泪哩!”
李氏担心她一个人去不安全,本想喊元青陪着一块的,可麦芽直摇头。她去的地方又不远,就在屋后的竹林里挖,也不进林子,哪里会有危险。
中午吃过饭,麦芽顾不上洗碗,就得赶紧刷锅,准备烧猪下水,小锅里还要烧牛肉。田氏把碗收到井边,打了井水上来把碗洗了,冬生也有活,他得磨黄豆,黄豆是昨晚泡好的,现在磨好,明天一早,田氏就要想起来把豆腐脑煮出来。还有黄豆跟绿豆也要泡上,不过在此之前,得先挑干净了。这些都是从附近收来的,哪能像超市卖的那样干净,里面杂质可不少呢!
孙夫子的学堂开课了,他是闲着没事,见村里的小娃们比他还清闲,就招集他们回去上课,总算能给娃儿家长们减轻些负担。
田氏把洗好的猪下水等材料也拿了进来,好几大盆,这都是吃过午饭要煮的东西。在这之前,她可以先把配料弄好,配料的比例是做猪下水味道的关键,也是麦芽一点点试验出来的。这比较田氏背的烂熟。
林氏收起笑容,正色起来,“成成,你们两家先干着,等你们这的地开完了,我再请他们干活,哎哟,我还得回去做饭,你们慢慢忙吧,我先走了。”
麦芽笑道:“不会,可以让哥哥编一个大竹筐,像这样。”其实这个竹筐的设计,她是凭空想出来的了,利用竹筐的高度,可以很好的控制住竹笋不会被烧糊,模样类似于茶熜,只要把切薄的竹笋片放在上面,即使搁在家里,也能实现风干。
麦芽淘完了米,把锅盖上,看她垂头丧气的,笑着道:“你这是咋了,一进门就看你耷拉着个脸,咋了,是谁又惹着你啦?”
李远大大方方的走过去,在一排农具之间,挑了把铁锹出来,顺便也给李和拿了把。李和认得田家承包的荒坡在哪,就由他带着李远一块去了。
有了它的帮忙,没一会,麦芽就挖好了今天要吃的笋子。心了工具,看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的竹林,她在想,今年可以多晒些笋干卖了。
在炕的另一头,还用布蒙着一堆棉被,有好几床呢,那是给她陪嫁的,田氏一早就买了缎子的被面套好了,至于冬生成亲需要用的被子,家里是不够了,田氏想着再去村里买些回来。另外这旧被子也要翻新,也可以再用。
她炖的鸭子,不加任何香料,只加几瓣生姜,一点醋,竹笋现在还不能放,不然的话就要炖成烂泥了,这得等出最后的一个小时,用余温把竹笋烫熟即可。
林氏又来了精神,“那你尽快吧,可不能再等了,不然你们瞧瞧我,就这几天,瘦了一大圈,这裤子也肥了一圈,再这样下去,只怕我不久就得躺床上起不来了。”
此时,她沿着田梗小路,跨过几条小沟,田梗的两边,油菜长的绿茵茵的一片。这里的田地,因为紧靠后山,所以收成并不好,也不是谢家的土地,是村里人开荒开出来的,年头有些早,她听田氏说,好像是梁老汉家的。
林氏最近就在愁这个事,烦的很。
林氏一边摆手,一边往外走,“不了,中午回家还要给他们爷几个做饭呢,林虎也快放学了。”
麦芽笑道:“都快干完了,那不如一并干了,也好把东西收拾收拾,这鸭子中午是来不及炖了,下午再炖,晚上吃也正好。”
装香料的棉布包不是一次性,用完就扔的,等袋子里的香料没有香气之后,就可以把袋子拆开,倒出香料之后,将袋子清洗干净,这样做不光是为了省钱,还可是增加香味,毕竟棉布也浸泡了很长。
麦芽把泡菜端到院里,这酸味引的林德寿他们猛吸口水,他站起来,招呼另外几个人,道:“走吧,咱赶紧下地去吧,我再待下去,就真要流口水喽!”
“你烧午饭吧,娘去里屋配料了。”田氏拿了个竹扁,便往堂屋去了。厨房放不下那多的香料,也怕放在这里招虫子,所以田氏便在里屋的横梁上系了根绳子,用跟挂咸鹅一样的方法,把香料挂起来。
冬生一口咬下半个花卷,含糊着道:“这边找了大概有三四个,要是林叔他们来的话,人就多了,反正多一点也没事,也能早些干完,反正也不是就我们两家,还有林叔跟黄叔家的荒地也要开垦,所以这人是越多越好。”
没等忙完这些,麦芽就得准备着去烧午饭。请人干活,可不能在吃上面怠慢人家。不过这么多人的饭,她一个人煮,实在挺累的,好在林翠吃过早饭也来了。她本来就知道田家在请人干活,就算她娘不说,她也是要过来帮忙的。
走到油菜地,麦芽仰头往上看,即使是竹林边上的竹子,也长的老高了,而且在边沿的地方,竹根都裸|露出来,加上常年雨水的冲刷,竹根的高度,都快齐腰了。
李氏呵呵的笑,“行行,你想在哪种就在哪种,我回屋去了,反正站这也帮不上你们的忙,有啥找不到的再叫我。”
正说着话,外面又是一阵喧闹声。麦芽扭头去看,打眼便瞧见李和笑的春风满面的进来了。他就是对准田家门来的,而不是恰巧看见李氏坐在院子里。跟在他身后来的,还有一个男娃子,比李和高些,肩上背着个灰布包,身上穿的衣服挺旧的,一进门,脸上就只是挂着微笑,也不说话。
田家的屋后,往西边去,就是后山。
李远却已经站起来,“也不累,我们走路都走习惯了,不过婶子,我们离的远,也没带工具,你家有铁锹不?”
弄好了鸭子,她又赶紧回去做饭了。今天中午,她准备蒸些花卷,多蒸一些,晚上就可以就着鸭汤喝,这样一来,即使晚上不做饭也可以的。家里的辣椒酱还有很多,麦芽舀了些出来,一股浓郁的酱香,诱的人都要流口水了。要做花卷,这辣椒酱是必不可少,另外还得去菜园子里拔些小葱,切碎了拌在辣椒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