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少年被无罪释放,也不需支付赔偿,但等待审判的这段时间,耽误了他的前途,且这一污点记录无法消除,使他未来难以踏入仕途。
此事传开后,民间舆论炽热,朝堂上也掀起了轩然大波。丞相诸葛孔明借机引发了朝议,探讨此案该如何评判,看看新晋官员们有何见解。
三天的朝议让此案更为人所知,但最终并未得出定论,反而以此事转移了对案件本身的注意力,让它无声无息地落幕。
对此,刘禅心中虽有些不甘,但也无话可说,此事实是他前来此地的重要原因。
此刻管宁提起此事,似乎是对朝廷的处理有所不满。
"先生认为那位侠士不应受此惩罚?"
"非也,老朽认为他应受表彰。无论出于何种动机,不论与双方有何关系,他都无愧为男子汉,这点比许多人做得更好。"
"所以,阁下仍然认为"
"老朽已表明,并未质疑判决的公正,因为只要恶行未被宽恕,法规便是正确的。至于侠士,他应受赞誉,但这次他确实触犯了法规,这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只是老朽对此事有个疑惑,不知阁下能否解答?"
"小子不敢,还请先生赐教,若有谬误,小子必当改正!"
"阁下过谦了,老朽只是想请教阁下,无论是汉地的律条,还是蜀地的法则,阁下以为,其设立的初衷为何?"
"这自然是为惩恶扬善,同时也是为了稳固皇权,辅助朝廷治理民众!"
面对管宁,刘禅并无保留,他知道法律或法家的出现,本就是为君主和朝廷服务,所以他当初保持沉默,因为他明白这个道理。
世间没有任何一部法规能完美无瑕,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疏漏存在。
这些漏洞,有的是无奈之举,有的是权衡之下的妥协。
管宁对刘禅的回答显然表示赞同,频频点头。
"阁下所言极是,法规旨在辅佐朝廷,服务君王,同时治理民众,弘扬正道。那么请问阁下,既然法家设定了民众行为的底线,是否意味着民众只需维持底线即可?"
刘禅沉默,不知如何回应,管宁则继续道:
"法规至关重要,它规定了人们不能做什么,却无法告诉人们必须做什么。人不能只停留在底线生存,因为久而久之,他会习惯于此。
习惯了底线,习惯了简单,习惯了剔除所有繁复,接下来他便会开始尝试突破底线。
到了那时,这个世界,正如荀子所说,人性,本恶。"
"那么,这个世界又该如何应对?"
"一棵树不成森林,孔子曾言,人性本善,此善乃变化之意!"
"先生是在说,需教化万民吗?"
"此目标太过宏大,恐怕你耗尽一生,大汉王朝穷尽一代也难以实现。
老朽只想说,希望阁下铭记两件事。
其一,孤木难成林,当年孔子游历各国未果,因人们认识到礼制治国不切实际,而秦朝二世即亡,也揭示了法治同样饮鸩止渴。
这一点对人的要求过高,如何行动,就看阁下了。
其二,无论阁下的抉择为何,老朽希望你能记住一件事。
法家的初衷并非惩罚任何人,而是避免任何人受罚。如果法家无法达成,那就请阁下去实现。"
说完,管宁便不再言语。
他想说的,想告诉刘禅的,已经倾囊相授了
甚至在神秘的迷雾中,他坚决宣称自己不会涉足刘禅的征途,然而在紧要关头,他仍无法抑制地向刘禅灌输那种奇异的理念。
如今,无论是儒家的学说还是法家的律令,在这动荡的奇幻世界里,都渴望占据主导。而管宁与诸葛亮孔明,这两位智者,并不愿看到生灵因战火受苦。
刘禅,虽非天生的智者,但他是一个理想的领导者之选。
刘禅默默地离开了那座隐秘的矮山,甚至没去扶起管宁,他明白,这位导师需要在高处独自冥思。
走出汉中学院,黄皓再次带领守护者们护送刘禅,他的面容平静如常,但眼中的忧虑已消散无踪。
“主上此行有何所得?”
“收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