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张公,上路吧
后堂,张问达还在与韩爌与周嘉谟交谈,或者说安排后事。
他不知道前堂,因为自己离开时间长,而让黄尊素看到不好的苗头,先行已经离开。
“我走之后,左都御史之职,该怎么办?。”
看向正在喝茶的韩爌,张问达突然问道。
“怎么办?能怎么办?敢怎么办?左都御史那个位置,是普通人能坐的吗?”
闻言,韩爌将手中茶杯放下,白了一眼对方。
“自新皇登基以来,光庙补上来的各道御史、各科给事中,都要让皇帝给办的差不多了。”
“还有,现在新皇推动确权,在收紧言官手中的权力,各种弹劾奏章,都有严格要求。”
见到韩爌出声,周嘉谟也补充道。
“而且,自从陛下停了大朝以来,已经没有言官的话能传到陛下的耳朵里了。”
他有种预感,他与叶向高这两个总裁官,恐怕都看不到《神宗实录》修完。
这么想着,周嘉谟转头看了眼对方。
“不管行不行的通,都要试试。”
“工部除非是朝廷要动大功,不然没什么存在感。而且那个徐光启,还是個西学派,在朝中是个孤臣。”
就在周嘉谟感慨皇帝的手段时,张问达突然道。
“让官应震或者亓诗教去坐那个位置。”
“户部的袁世振,昔年献媚神庙,从两淮替皇帝鱼肉百姓,若是没有皇权相庇,不死也要离开朝堂。”
“为何?”
听着韩爌的话,周嘉谟赞同的点了点头。
随着周嘉谟补充完,韩爌叹着气道。
闻言,张问达冷笑一声,寒声道。
“这让我想起了世庙之时。”
“官应震或者亓诗教?”
“行的通吗?”
而韩爌。。。
“兵部尚书黄克瓒,那厮是个实干之人,不管是我,还是亓诗教、官应震他们,都曾今尝试的拉拢过他,但都被他厉声拒绝。”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世庙之时,大朝停摆,世庙平日仅见阁臣、六部主官,却能总揽天下之事。”
“但是,那些个邪党之人,却是不听我让他们谨遵国事之言,这才有了前番西苑谏言之事。”
听到这话,韩爌眉头一皱。
他与叶向高两人在修史,而且年纪已经大了。
得了吧,说是内阁辅臣,但朝廷每月发俸禄的时候,就已经说明问题了,按照正五品的俸禄给发的银币。
看出了两人的犹豫,张问达从桌子上拿回了皇帝批过的《宪事纲类》。
说着,韩爌叹气道。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这种情况下,他俩是别想着再回朝堂了。
“张兄致仕后,我东林在朝堂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我与周公、叶公三人了。”
听到张问达的话,韩爌与周嘉谟对视一眼,鱿鱼的道。
“这。。。”
“这书到手之时,我方才知道,什么叫做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让亓诗教或者官应震坐在那个位置上,到时候让我们的人。”
“先帝往内阁所补众人,刘一燝带罪还乡,叶向高被派去修史,沈淮、朱国祚等人依旧例回绝朝廷诏命,但皇帝却未再召。”
“如今,朝中六部,吏部的周应秋就是个应声之犬,万事以陛下之意为主。”
“礼部的孙如游与方从哲相交甚密,在方从哲已经致仕的情况下,他更不敢和皇帝起冲突。”
说着,张问达指了指房梁。
“是啊。”
“上次我们就说过,不要皇帝对着干,我们手下的人都很是听话,没人闲的没事做去撩龙须,个个心思都在如何监督国政。”
能拿得出手,不代表能说的上话。
皇帝对内阁的恶意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心里却有句话没说。
“哼哼。”
看到张问达的动作,韩爌皱着眉点了点头。
“陛下令六部内阁廷推,我试试吧。”
随着这最后一句话定下,三人要说的事也算是说完,纷纷起身向前堂而去。
接下来,也没发生什么意外,一众人吃吃喝喝,发发报国无门的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