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率领着一万余名将士,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关羽的营地,踏上了前往一百里外徐州城的征程。
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前行,一路上风尘仆仆。终于,经过漫长的跋涉,他们来到了徐州城下。远远望去,只见城墙高耸入云,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而城墙上的陶谦士兵们,则个个全副武装,严阵以待,透露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气氛。
这些士兵们身披重甲,手持锋利的兵器,站得笔直挺拔,宛如钢铁长城一般。他们的目光锐利而坚定,紧盯着远方,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和果敢,似乎随时准备迎接任何可能到来的挑战。
看到这一幕,刘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知道,这些士兵都是陶谦精心训练出来的精英,他们拥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超的军事素养。
面对如此强大的守军,刘备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徐州,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陶公啊!您又何必如此执着呢?在下刘玄德,今日特来投靠于您。”刘备言辞恳切地说道。
此时此刻,刘备正站在城墙之下仰头望着城墙上的陶谦,而陶谦听到声音后,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躲藏下去,于是便索性站了出来。
“哼!刘备,你这个心怀叵测、野心勃勃之人,本公岂会再次接纳你的归降?”陶谦义愤填膺地回应道。
然而,刘备却并未因此而退缩,他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陶公,此言差矣。虽然我们之前或许有些过节,但如今形势已然不同。若我成为您的敌人,必将给您带来无尽的麻烦;但倘若我能成为您的朋友,那对于双方来说都将大有裨益。不知陶公意下如何呢?”
面对刘备这番直截了当的威胁,陶谦不禁陷入了沉思。他默默地看着刘备身后严阵以待的军队,心中暗自掂量着其中的利弊得失。最终,陶谦选择了保持沉默,似乎在思考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确实如此,如果刘备能够投身于他的麾下,那么与张远一决高下时便能多几分胜算。
毕竟,绝不能让刘备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只有这样做才最符合自身利益。
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困难,只需应允刘备加入即可。然而真正棘手的问题在于,该怎样处理刘备呢?
看起来,刘备和袁术之间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或许可以借此机会坐收渔利。
陶谦思来想去,愈发觉得让刘备归顺自己乃是明智之选。
然而,他内心依旧充满了挣扎和犹豫,始终无法做出最终的决定。
就在这时,陈登开口说道:“陶公啊,您可是位德高望重、威震天下之人呐!像刘备这样的豪杰之士能够成为您的左膀右臂,这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听到这里,陶谦心中不禁一动。他开始重新审视起眼前的局势来——若是能将刘备招致麾下,不仅可以增强自己一方的实力,或许还能为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与可能……想到此处,陶谦终于下定决心,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
实际上,陈登原本认为刘备前来投靠乃是张远精心策划的一着妙棋,但此时此刻陈登尚不知晓袁术即将派遣八万雄师前来增援之事。
因此,当他开口说出这番话时,既是想给刘备一次难得的机遇,亦是为自身能够融入张远所属的利益集团创造可能。
毕竟,在那个风云变幻、局势难测的时代,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改变个人命运甚至影响整个天下大势。
而对于陈登这样机智过人且野心勃勃之人而言更是如此——他深知只有站对阵营并抓住关键时机才能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否则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乎面对眼前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局面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以退为进试图借此攀附上张远从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与资源支持以期实现心中宏伟抱负!
陶谦闻听此言,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
他不禁开怀大笑道:“玄德啊!既然你仍视我为主公,那我又怎会舍弃于你呢?刚才那些话只不过是对你略施小计罢了。”
此时此刻,身在城墙之外的刘备虽然无法听清陈登究竟说了些什么,但当他听到陶谦这番慷慨激昂的言辞时,心中已是感动万分。
只听得陶谦继续说道:“公若不嫌弃,玄德愿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哈哈哈……”陶谦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接着调侃道,“我原本还以为玄德此番前来,是想要拜我为义父呢!”
刘备闻言,微微一笑,并未多言。他独自一人,将麾下大军安置在城外,然后迈步走进了徐州城中。
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到”徐州城。因为这座城市对于刘备而言,承载着太多复杂而沉重的情感记忆。
昔日,此地曾有三位结拜兄弟——他们情同手足、患难与共。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其中一人已然离世,而另一人却成为了自己的敌对之人。命运无常,世事难料,如此戏剧性的转折实在令人唏嘘不已,不禁感叹造化之弄人。
刘备心头涌起阵阵感慨,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不息。就在此时,他终于见到了陶谦。两人对视一眼,千言万语似乎都在那一瞬间传递完毕,但又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虽然陶谦对刘备依然表现得很客气,但这种客气相较于以往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感。刘备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后,识趣地默默返回城外,并开始专心统御起自己麾下的军队来。他心里清楚,想要再像过去那样与陶谦亲密无间已是痴人说梦。
然而,此次进城之行并非全无收获。
陈登跟着自己来到军营,似乎也是个不错的结果呢!
想到此处,刘备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欣慰之色。
毕竟,在徐州之中,拥有陈家的支持,轻松成功也不难。
而陈登此人,无论是才智还是见识都颇为不凡,更为难得他是陈家说得上话的人。
刘备快马加鞭地赶回了自己的军营,他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想要与陈登商议要事。一进入营帐,他便急忙将陈登拉了进来。
其实,早在很久以前,陈登就曾暗示过刘备,希望他能在陶谦离世后接手徐州。当时,刘备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但这个想法却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如今时机已到,可以坐下来认真商讨一下这件事了。
两人相对而坐,眼神交汇间都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
此时此刻,刘备感到内心充满了力量和信心。虽然前方道路崎岖不平,但有像陈登这样志同道合之人相伴左右,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开创出一片属于他们的新天地。
刘备屁股刚刚沾到座位,就迫不及待地开了口:“元龙啊,依你之见,如今我是否仍有胜算呢?”
陈登微微一笑,语气坚定地回答道:“玄德公何必如此担忧?您的机遇多得很呢!说不定哪天还要仰仗您来提携我一把呢!”
刘备听后,心情顿时舒畅起来,豪爽地笑出声:“哈哈哈,若无元龙之助,恐怕我将来也难成大事啊!”
此时此刻,陈登心中暗自欢喜。他未曾料到,自己在城墙上劝说陶谦的那一幕竟然如此迅速地传进了刘备的耳朵里。这样一来,他也就无需再费唇舌解释了。
可当刘备说出接下来的话时,他突然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劲。
只见刘备目光坚定地看着自己说道:&34;元龙啊!只有你在我身边支持着我,我才有可能实现抱负啊!毕竟你背后站着的可是势力庞大的陈家呀!只要你们陈家肯出手相助于我,那我必定能够顺利登上徐州之主的宝座!&34;
听到这里,陈登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反问:&34;刘备,你刚才说了些什么胡话?&34;
刘备见状,连忙解释道:&34;元龙何出此言呢?难道你不相信我有这个能力吗?&34;
然而,陈登却丝毫没有被说服,他皱起眉头,语气严肃地质问道:&34;你,你竟然妄想成为徐州之主?你不知道你的对手是张远?&34;
面对陈登的质问,刘备并没有退缩,反而挺直了身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34;是的,我就是想要成为徐州之主!&34;
陈登气得胸膛不断起伏,喉咙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沉默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缓缓开口道:“玄德啊,张远如今实力之强大,已经到了无人能与之争锋的地步。我之前一直认为,你是张远安插在陶谦身边的一枚棋子,但现在看来,竟是我误会了你……可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选择投靠陶谦呢?”
“元龙啊,你怎能这样看待我呢?”刘备皱起眉头,一脸严肃地回应道,“我刘备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又怎会成为他人的走狗?我之所以投身于陶谦帐下,实乃出于对天下苍生的怜悯和对正义之道的追求!至于那张远,一个无名小辈罢了。”
然而,陈登并未再多言,只是默默地转过身去,迈着沉重的步伐径直离开了刘备的军营。望着陈登渐行渐远的背影,刘备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刘备缓了好久,才叹气:“难道我真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