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江很长,自西向东贯穿大安朝。
江面上,波涛汹涌,风浪拍打着岸边。江水悠悠,流淌着千年的故事。
古老的渡口,静静地矗立在江边,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一艘艘船只来来往往,有的是满载货物的商船,有的是载人的客船,还有的是捕鱼的渔船。
逆水而行的船只,借助船帆及岸上的纤夫,艰难地行驶着。
渡口的码头上,挤满了成百上千的难民,他们拖家带口,神色疲惫而惊恐。
人群中,有年迈的老人,他们步履蹒跚,依靠着儿孙的搀扶;
有年轻的夫妇,怀抱着年幼的孩子,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
还有年幼的孩童,他们紧紧抓住父母的衣角,哭泣着,不知道该去哪里。
渡船的船工们忙碌地运送着难民。他们大声呼喊着,指挥着人们上船,维持着秩序。
然而,渡船的数量远远不够,
难民们只能焦急地等待着,希望能够早日过江,逃离战乱的魔掌。
巴桑看到这样的情景,估计今天下午登不上船,他们当然不能跟难民们争抢。
他看到下游还停着几条蓬船和几条小舢板,并没有参与摆渡。
命令王自强过去问,愿不愿意摆渡。
不一会,王自强就回来了。
说那几条船是出租用的,不摆渡,有的客人想游览长江景色,租蓬船或者租小舢板,但不能摆渡。
因为摆渡船是需要官府批文,没有批文承接摆渡生意,一旦抓住,那是要重罚的。
巴桑只得作罢,叹口气,看这样子,今天下午是过不了江了。
一旦天黑,扬江上夜不行船,摆渡船也不例外。
好在渡口有客栈,只能先住一晚,巴桑带着众人入住风北湾渡口客栈。
直到这时,他才知道,风北湾渡口是民用渡口,水师营营地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上游约三十公里处。
那里有有一个港口,战船都停在那,岸上有军营。
客栈伙计见是马帮,热情接待,
王自强上前对接,双方都很熟练,伙计安排喂马、房间、伙食等,说明客栈经常有马帮住这里。
巴桑没有急着走进客栈,他观察一下周围环境,也是习惯。
客栈距离码头大约有五百米的距离,整个码头也就这一家客栈。
之前,旅客过不了江或者太晚了,才暂时住一宿,生意也不是特别好,客栈当然不会多。
客栈的位置相对比码头要高一点,从这里看扬江更是一番风景。
不断有人住进客栈,毕竟只有这一家,现在这么多难民要过江,一个下午能不能运完都难说。
稍微有点条件的难民,干脆就住下来,明天上午再过江了。
也有难民比较灵活,提前到客栈,跟掌柜说,找个地方打地铺,掌柜也很同情他们,当即同意。
到了下午未时中(大约13:00),客栈已经爆满,院子都被打上地铺了。
巴桑正看着,一辆豪华马车驶过来,直接去渡口。
不一会就转回来了,肯定是看到人太多,根本就过不了江,准备来客栈住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