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还有多远呀?”
胭儿看了看日头。
“我们不用回学堂上课了吗?”
这会儿好像已经有些迟了。
她今日出门早,是第一个到学堂的,还碰见了一旬才来教她们两次古琴的文先生。
文先生可真好看啊。总是背着一把古琴,穿着漂亮的裙子,梳着好看的头发,点着浅浅的胭脂,说着温柔的话。
“马上就到了。”
文先生微微一笑,更好看了。胭儿也就不再问了。
不知道是不是在胭脂铺子长大,总是能见着许许多多漂亮的姨母姐姐的缘故,胭儿打小就知道喜欢漂亮的人事物。
而且文先生那胭脂的颜色还是她选的呢。学堂里的两位女夫子性格不同,风格各异,她学着娘亲为客人挑选的法子,给两位夫子送了不同色的胭脂。
胭儿偷偷觑一眼身侧的文先生。
先生用了这款胭脂,就证明先生喜欢她选的这个颜色吧。
胭儿有些雀跃地心想,等晌午回家后她定要说给娘亲听,她的眼光也是不错的,已经足够给来铺子的客人们选胭脂的了。
就比如昨日来的那位漂亮哥哥。
小孩子最容易跑神,胭儿一边天马行空地想象着,一边心大地跟着那位文先生穿过自己并不熟悉的后街,直到快要走出靖安城了,小姑娘才慢下脚步,犹豫了起来。
“先生,还没有到吗?我娘不让我一个人出城。”
文静看一眼落后自己几步,脸上犹疑的小姑娘,又是温柔一笑。
“你不是一个人啊,我带着你呢。”
然后从袖口拿出一块糖递给胭儿,“马上就到了,再坚持一下,嗯?”
只会看脸的小丫头被唬得五迷三楞,接过糖剥开纸就放进了嘴里。
速度快的偷偷跟在后头的阿阳都没看清楚,只看见傻姑娘吃东西的动作,心下一跳,暗道不好。
果然,糖还没在嘴里完全化开,胭儿就已经被迷晕了过去。
阿阳懊恼地忍不住握了握拳头,他要是没想那么多就好了,就该在一开始,心里起疑的时候冲过去拉着胭儿直接跑掉。
省得这蠢丫头被人当猪一样扛在肩上也不知道。
阿阳也着实没有想到,看起来文文弱弱好像风一吹就能倒的女夫子,竟然能扛起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倒是让他想起了昨天那个小白脸哥哥,也是看着瘦弱,却有好大一把子力气。而且还爱管闲事,离开了还叫了两个人来看管他们。
阿阳眼看女夫子带着胭儿就要走出城,他再不追就跟不上了,偏偏城西这里向来人迹罕至,自己一个人跟上去又有什么用?
胭儿晕着,他再厉害也不可能背着胭儿跑多远,况且看那女人的样子,城外必定还有同伙。
“老大,你在这儿干嘛呢?”
阿阳一个转身猛扑,把来人压在墙上死死捂住嘴。余光看一眼前头,所幸距离足够,女人并没有察觉。
被阿阳捂住嘴的孩子先是被他们老大的反应吓一大跳,紧接着就出于对他们老大的充分信任,点头示意阿阳不用亲自捂着,他会自己憋气。
阿阳松手,转瞬之间心里便有了法子,悄声嘱咐:“你回去告诉那两个大人,就说我不见了。”
他今天去宋先生那里去得早,先生并没有见着他,他才能在看见胭儿跟着女夫子往后巷走的时候直接溜出来。
一时半会儿或许没人察觉胭儿失踪,他就只能假装自己失踪,这样等那个好管闲事的哥哥找到他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胭儿。
那小孩完全没有质疑丝毫不带犹豫,听完吩咐转身就走,可见阿阳平日里多么教导有方。
解决了后顾之忧,阿阳不再犹豫,继续悄声跟了上去。
他身上有一把自己用废铁片磨成的小刀,正好沿途可以刻下记号。阿阳怕离得太近被容易被发现,每到要留记号,发出点儿声音的时候,就刻意慢上几步,这样一路走走停停,竟走了一上午。
原本阿阳还担心那位女夫子会像城中传言的一样,出了城就把肩上的胭儿往大靖河里一丢,就那么祭祀给龙王爷了。那到时候自己可真的是回天无力。
幸好一路上虽沿着大靖河在走,但是中途进了一片树林后,就离大靖河的方向越来越远了。
一直走到日头高照,那位女夫子才终于停了下来。
阿阳赶忙找了棵大树躲在后面。
文静把胭儿放在地上,状似难受的揉了揉自己的肩膀,声音轻柔,还带着丝丝娇嗔。
“你怎么才来?我可是走了好久了。”
从树林深处走出一个一身黑衣,带着面具的男人,长相不知如何,声音却莫名好听。
男人走到文静跟前,好似没有看到脚底下的小女孩一样,伸手把人轻轻地揽进怀里。
“抱歉,最近城里城外多了些江湖人士,我不好离得太近,容易被他们察觉。”
文静不懂,也没听过说,但是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