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年末,赵匡胤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询问国家长治久安的计策。”
“宋太宗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悲痛,赵普侍奉辅佐先帝,和他也有旧交情,赵普果断能决断大事。”
赵普解决事情的能力,据他所知都是从《论语》中学习到的。
“赵匡胤对赵普的恩宠渐渐疏淡了,开始下诏参知政事来分夺赵普的权力。”
一般而言,皇帝大多喜欢搞专制主义。
而赵普自从为相之日起,经常不顾个人安危,违抗皇帝的旨意。
他得知后勃然大怒,没有想到赵普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然敢蒙蔽圣听,私烧奏折。
由于帝王高居庙堂之上,接触不到外界的人才,因此就需要百官之首的宰相能向皇帝推荐合适的人选。
总的来说,赵普私德有亏,于国有功。
“宋太祖派出使者快速前来安抚慰问,并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让他在家中养病。”
“宋太宗赵光义召问,赵普表示希望在机要部门来观察事变。”
由此可见,谏言是需要胆识的。
“不久,赵匡胤把赵普调出京师,任河阳三城节度。”
这与历史上某些王朝末期纲纪废弛的黑暗时代相比,至少还是属于比较明朗的时期了。
同时赵普主张赏罚分明,处理事务公平公正,不拘私情,即使是帝王也不能以自己的喜怒好恶而滥用法令。
杯酒释兵权之后,禁军统兵权被分化,且统兵权与调兵权在之后也分离。
朝廷储君的案件,赵普出主意,为赵光义背负不孝不朋友的名声。
“赵普怀疑其中有无辜的人,请赵匡胤讯问他们,后来得以存活的很多。”
赵普便认为赵匡胤已经错误,赵光义不能再犯错,而大狱便由此构成。
“镇阳豪门大户魏氏很欣赏赵普,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考虑到赵普有大功,他当众斥责官员维护赵普。
“从计谋到躬亲,赵普功不可没,晋升兵部侍郎之职。”
“退朝后又上书宋太宗,自陈赵匡胤临终顾托之事,言辞非常恳切。”
“赵匡胤采纳意见,御驾亲征,命赵普留守京师。”
“赵匡胤大军兵行至开封东北之陈桥驿,将士借故停止进军。”
他详细读过《宋史》,对赵普总体还是认可的。
百年积累下来的弊端,一经废除,很多读书人赞美他。
“赵匡胤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
赵普也能决断大事,之前和他有些不愉快,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
北宋军队整体战斗力下降,在后来与契丹、西夏的战斗中处于被动局面。
“赵普辅政是相当专制,其他的朝臣非常忌惮他。”
“赵匡胤之父赵弘殷在滁州养病,赵普朝夕侍奉汤药,赵弘殷于是以宗族的情份来对待他。”
在这一事件过程中,赵普献策之功自然是不能抹杀的。
“赵普拒绝了赵匡胤,这是有关部门官吏的职责而已,而不是帝王做的事。”
尽管他最后安慰了惊慌失措的赵普,但他对赵普的态度已经悄然转变。
“赵匡胤让赵普只管呈递敕令,他来签署。”
“赵匡胤曾经与赵普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
赵普帮他解决了大麻烦,他非常高兴,认为赵普是忠诚于自己的。
从刚开始接触,他就知道赵普为人极为贪财。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乾德五年春,突然赵普的母亲去世。”
“乾德二年,赵匡胤部署中枢与地方政权,时机成熟,就罢免后周老臣,任命赵普为大学士。”
“七月,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
“赵匡胤想要下旨驱逐赵普,幸好有人上奏求情才解决了这件事情。”
“赵匡胤大怒,下令御史审查讯问,他们都受到处罚。”
坚持依法办事,反对徇情枉法是赵普的一贯思想。
“赵匡胤命令翰林学士讲求旧制,窦仪说现在皇弟任开封府尹是宰相的职任。”
根据记载,赵普品性不好,经常猜忌苛刻。
“赵匡胤采取赐李重进免死金牌以稳其心,并令其移到青州以便就近约束。”
“刘词死后,上遗表向朝廷推荐赵普。”
原来赵普在议事大厅内放置了一个大铁缸,只要是赵普不想让他看到的奏折,赵普都会不经他审阅,直接扔到大铁缸内烧掉。
“显德六年六月,柴荣去世,周恭帝柴宗训即位。”
自这件事后,他就已经有了罢免赵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