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男女都很大方,就连孩童口袋都有点钱,而且家家都是拿着瓜子点心过来,显得十分自在。
有银钱在,百戏游人表演的明显更卖力,叫好声自然响成一片。
而且百戏游人里面,也有卖点心,卖小佛像的,竟然都能卖出去,这在别的村根本不敢想啊。
这出三国史书说完,纪彬随手放了一串铜板。
百戏游人们显然知道他出手大方,连连感谢。
纪彬却摆摆手,继续跟包达闲逛。
他这不算什么,毕竟讲史书这种不收门票,挣多少钱都随缘,他们这样辛苦,自己也不能白听啊。
这些百戏游人们确实极为辛苦,这么冷的天,演出结束却能有一头汗,可见他们的卖力。
不过这样的卖力,换来的表演也是很精彩的。
纪彬跟包达闲聊几句,多是说酿酒坊的事,正说着,听见几声马蹄声。
往后一看,竟然是柴尺带着柴家娘子,柴巧晴,蔡运,还有柴力单骑着马,五人一起过来。
柴力跟蔡运骑得马是租的,但不影响他们这会的潇洒。
骑着马来啊,多威风!
引娘也看见他们,带着包娘子一起来看。
巧晴对引娘道:“快,骑上你家的马咱们一起转转!”
有马儿就是好,来纪滦村不到半个时辰,这路上骑得也畅快。
引娘指了指旁边的舞判,笑着道:“马上要扮判官审案了,你不看吗?”
舞判就是艺人们扮做判官跳舞审案,特别有意思。
引娘这么一说,柴巧晴开始捉摸不定,到底是骑马还是看百戏啊。
她犹豫的时候,其他人已经下马了。
柴力先到纪彬身边,朝东家点点头,柴尺先下马,接着自家娘子。
蔡运跟包达也是走在一起,两人已经许久未见了,这么一看,似乎过得都挺好。
这一行人过来,自然是找纪彬来的,既是来瞧热闹,也是一起吃酒耍乐。
一年到头,也就这个时间大家都有空了,连衙门都没什么事,知县老爷已经好几天不过来了。
谁过年的时候不想好好休息啊。
而且他们这行人骑马还快,说来就来了。
他们一群人去看了会百戏,然后准备回去吃羊肉火锅,大冬天的,吃锅子最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