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了不自动掏腰包啊。
可能现代人会觉得这东西挺热闹的,但不会这么震撼。
但这是最远去过邑伊县的乡下,谁家吵个架都忍不住去挺热闹的,更不要说这种花样百出的百戏了。
有些娃娃们听说几日后路岐人们要走,竟然急得哭起来。
还有堰河村的人走了两个时辰,就是要来看场戏。
可见这些表演对他们来说有多新鲜。
看表演的时候,纪滦村的人几乎升起同一个想法。
这样的日子,真的要感谢一个人。
纪彬。
若不是纪彬他们哪有精力来看戏,毕竟吃都吃不好,住也住不舒服,是没有精力玩闹的。
不对,若不是纪彬,人家百戏游人根本不会来纪滦村。
而周围村子的人,哪个不羡慕他们。
纪滦村的人隐隐对纪彬跟引娘更尊敬了,心里多了不知道多少感激。
纪彬跟包达见包娘子跟引娘去看戏,他俩则吃着瓜子坐在讲史书的人这边听听。
今日讲是三国,还挺有意思的。
包达道:“这辈子都没过这么松快的年。”
这话一说,纪彬就笑道:“我已经听十几个人说这句话了。”
而且都是在他面前说的,耳朵都要磨茧子了。
包达也笑,但他是真心实意的。
以往做货郎也挣钱,但也辛苦,每月回家不到五六天,那么重的货郎架,浑身都是酸疼的。
可现在呢。
干活在酿酒坊,家在酿酒坊后面,女儿妻子都在家中。
他自己也挣钱,过年的红包也有不少。
怎么都比做货郎的时候强。
虽然按纪彬的话说,他们还是在做货郎,只不过换了种方式。
不止包达这么想,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毕竟百戏游人们最近收钱都收麻了,他们之前怎么不知道纪滦村的人这么有钱?
每天挣的铜子比在其他村多许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