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安城的大官们都没有,王知县手边却有十来坛,能不高兴吗。
纪彬心里安定了些,看来平时结善缘是有用的。
跟着纪彬来邑伊县的纪滦村人,都被他们的对话惊到了。
甚至有点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知县大人他们是懂的,知县老爷都在帮他们找酒坛吗?
这话听着都让人腿软。
纪彬到底有多少人脉啊。
大家心里一边震惊,一边去段家酒肆取酒坛。
纪彬过去一看,知县夫人竟然就在酒肆里,还把酒坛都清点好了。
二月清明时候,知县夫人是见过纪彬的,不过她在轿子里,也没仔细看他。当时他们家来他店里买东西,谁知道东西卖光了,只好取了几个风筝跟簪花过来。
原本以为县城的小店里没什么好东西。
没想到那风筝却精美得很。
还有上次送来的新茶跟黄米酒也有很不错。
可知县夫人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货郎遇到事,她相公王知县竟然开口帮忙。
这也太罕见了些。
知县夫人这会仔细打量纪彬,见他生得丰神俊逸,眉宇间有种洒脱的英气,嘴角偏偏带笑,这一笑又显得温润得很。
一个邑伊县里,竟然有这样的人物。
怪不得她相公会欣赏这个年轻人。
“多谢知县夫人。”纪彬进来直接拱手称谢,态度诚恳得很。
知县夫人摆摆手:“这也没什么,你们先拿去用,不过我这里只能匀出这么多坛子了。你还差多少?”
“加上这两百斤,还差五百。”纪彬利落掏钱,“多谢知县夫人帮忙解燃眉之急,这些是酒坛的钱,还请收下。”
这也太会办事了,知县夫人一看就知道,这些钱足够再买两倍的酒坛,明显是酬谢。
不过知县夫人也只让掌柜收了该收的钱,自己带着丫鬟们继续逛街。
她原本就是路过这里,没想到倒是遇到个有意思的年轻人。
等知县夫人离开,纪彬这才让人开始搬酒坛。
五百斤了。
但是越往后越难找,这是肯定是。
毕竟邑伊县才多大,哪会空那么多酒坛。
纪彬稍加思索,决定跟着这批酒坛回纪滦村,就按原计划开始运酒,虽然一千斤砍成五百斤,但至少比没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