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历一千三百一十七年四月初一,晋城高大的城墙外发生了一场奇幻异常,又热血异常的惊天大战。
虽然战斗的规模其实并不是很大,双方加起来也不到一万人。但战斗的过程实在是让所有亲历者多年后都有些不敢相信。
让人热血沸腾的冲天战歌!
惊天动地的“杀胡”声!
送死般主动杀出城池的一千将士!
战神般一招击杀敌军主将的统帅!
战场倒戈的秦卒!
六千敌军的自行崩溃!
这场战斗的所有细节都足够侥幸,足够惊奇,甚至足够奇幻。
身处其中的所有人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这场战斗是一支军队真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也是一个民族艰难复兴的开始!
而它所造成的后续反应也才刚刚开始。
秦历一千三百一十七年三月二十七。
与敌军互有渗透的北魏军两位主帅很快就知道了后秦军分兵南下的消息。
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都认为敌军后方一定出了问题。不然绝不会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分兵。
秦历一千三百一十七年三月三十。
就在七千后秦军抵达晋城城下并立即开始第一次试探性攻城的这一天,持续进攻的北魏军终于从抓到的一个俘虏口中得知了晋城失陷的消息。
虽然不知道攻下一定有重兵防守的晋城的是谁,甚至都不能确定这消息是真是假,北魏军的两位主帅还是一致决定发起最后的总攻。
因为自己这边实在是没有时间了,调兵北上的王命已经送到了军中。
之前发起的攻势将后秦军打得节节败退的同时,也让北魏军的两位主帅终于可以坐在一起直接商议了。
不过多头指挥的弊病并没有随之消除。
拔延可石不好意思主动提起,拔延那环心里也不想主动交出指挥权,己方绝大部分的兵力可是都在他手里的。
好在两位统帅暂时还能精诚合作,并没有出现相互掣肘的情况,决策的效率也并没有降得太低。
唯一的犹豫不是因为两人意见不一,而是是否遵从王命。
抗旨不遵的后果两人都知道。
但如果俘虏提供的情报是真的,那此时撤兵就太可惜了。这很可能是己方最后一个打破僵局的机会,也是北魏国彻底改变如今危局的机会。
商量了一天之后,两位统帅一致决定给晋阳回书一封,不求改变大汗的决定,只为再争取几日时间,为己方,为大魏国争取最后一次机会。
秦历一千三百一十七年四月初三。
从晋城东门逃脱的后秦军军侯带着几十骑亲兵逃回了上党前线大营。
得知七千大军一战全军覆没的梁昌只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硬憋着才没让已到喉头的鲜血喷出来。
回过神来的梁昌下达了两道命令。
一是将逃回来的这几十人立即斩杀,严密封锁消息。
二是从战场上紧急召回几名心腹将领,事到如今必须要认真考虑撤军了。
前线后秦军的变化很快就被心有所待的两位拔延统帅注意到了,心中的希望顿时又多了几分。立刻也召回了几个核心将领。
秦历一千三百一十七年年四月初四。
拔延可石和拔延那环二人的奏章送达晋阳,北魏可汗拔延思摩看后虽然大怒,却并没有立刻再次下旨催促立即分兵。
冷静下来的拔延思摩明白,东部军的主帅拔延可石和援军统帅拔延那环二人都是皇族一系,都是自己的绝对信得过的人。
而且二人既然意见一致联名向自己送了奏章,那就说明提到的情况确实的可能性极大。
同时对总体形势有数的他也明白之前的命令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魏国此时面临的危局。
真要是能在上党取得一场彻底的大胜,那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很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