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头还是按照她的计划走了。
周总是她单独去见的。但是两个人怎么谈的谈了什么,大丫头却不肯细说,只是告诉张卉:我和他说好了,你按他说的办就是。
大丫头就是这样的性格,言行一致,说干就干,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的。这次大丫头来,张卉隐隐约约的总是感觉到有些不对,可到底是哪里不对却说不上来。但张卉还是给大丫头提了个要求:你那个电话要是再打不通,就不要联系我。大丫头说:好好好,我保证每周给你打一次电话。
黄社会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因为工地上忙,三五天见不着面是很正常的事,来了,也就是在一起吃吃饭,说说话,然后做些年轻男女都少不了要做的事,对张卉的经营问题,除非张卉问,从来不多说一个字。
张小军被留在了高速公路土方工程项目部,黄社会给小军配了一部小灵通,还有一辆皮卡:反正这里都是土路,你慢慢学着开就是,等这个工程干完了,你考个大车照都没问题。所以平时姐弟俩除了电话交流,也很少见面。
自从和周总有了关系,两人见面次数倒是多了,只要是周总在外面没有应酬,人在永州,就会打电话要张卉去他那里。
人在一起时间次数多了,自然就多了些说家长里短的事。马秘书长估计是出不来了。据说,是那个孙科长给卖的。孙科长为了洗白自己,不但把自己知道的事全部说了出来,而且还交出了证据。而马秘书长的事远远不止给副市长买台电脑这么简单,对于分管市政府后勤那么大一摊子事的副秘书长,各式各样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太多,好在马秘书长是个很懂进退的人,把所有的事都揽在了自己头上。这些传言o,都是周总陆陆续续告诉张卉的。
周总还说了调查组的人找他的事:只是核实了一下马秘书长报销费用的事,并没有牵扯其他问题。末了,周总说:虽说暂时没有问题,但我们商量好的事,还是要抓紧办,夜长梦多。
张辉点头称是。
先是顺利接手了印刷厂。真实情况和周总说的一样,设备没问题,厂房修的中规中矩。而且在厂房左侧,还隔了一个四合院做办公区。不过最后谈成的方式,却不是整体出让,而是股份合作,主要牵扯到人员安置。张卉仅仅出了十六万,就占了厂子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前提条件是,一年以内,保证厂里不裁员,职工的工资有保障。这个条件从长远来看还是比较优越的。
所以,张卉又把厂子里跑业务的一个姓朱的小伙子,任命成了文具店长,把店里的业务也交了出去,而店里卖的一些印刷品,全部由厂里印制。自己全力以赴理顺商贸公司的事。
公司名是大丫头起的:永州博汇商贸公司。
因为开了公司的事,周总一改往日的做法,正常情况下,极少和张卉一起在大众场所公开露面。但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却比以往频繁了许多,大多时候,都是在周总那那套房里。
入驻文印厂后,张卉做了几件事情:一件是在周总的鼓动下,买了一套房子。周总说:这个地方暂时安全,但也不能常来。我住的那里,左邻右舍都是我们单位的职工,进出很不方便。你店里还有别的职工,让人家看多了也不好说。还不如自己买一套房子,将来,如果发展好了,你还要把孩子接来,不还是得有房子住吗。以后的房价肯定是越来越贵。你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买房子的钱我来出,算是我的投资吧,将来哪一天你不想住了,房子出了手本钱还我就可以。
张卉想不出来什么好的理由拒绝,既然两个人睡到一起,本来就说不清了,再说,文印公司的钱都是周总出的,就干脆看了一套三室两厅120平的大套,这样的房子在当时算是高标准的。
当了老板的张卉,也慢慢适应了当老板的做法,装房子的事打包给了别人,自己只是隔三差五抽空过去看一眼就是。另外一件事,是周总让张卉开始从家里朝外倒腾钱。这还是张卉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钱,不只是保险柜里,床柜里,就连当初装修房子时,自己打的衣柜后面都有个夹层,里面满满当当的都塞满了钱。当然,这些钱张卉不是第一次看到,而是每次需要的时候,周总打开一个地方,都能掏出钱来。
按周总的安排,张卉每次去他的房间里,都会领一包钱出来,然后分别放在文印公司和商店里。进材料的时候,按垫支货款现金付出去,文印公司的账号上收到货款,再以支付借支款的名义,转到张卉个人的银行卡里。
到了这个时候,张卉明白,自己已经牢牢的绑在周总的船上。
似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按计划进行着。但意外总是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十月底一天,张卉突然听到了个惊人的消息:马秘书长死了。
马秘书长死了好几天,消息才传了出来。这个时候已是他受审查快两个月了。据说是自己割腕死了,发生的时间大概是夜里两点。据知情人讲,这个时候对他的审查基本上已结束,工作组的人正在汇总材料,准备结案。所以晚上值守的人就放松了警惕。发生事情的那几天,没有一点异常情况,但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屋居住的值班人员竟然没有发现。等发现的时候,人已经在卫生间完全凉了。
官员自杀的事,自古并不少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自杀,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按理说,既然审查已经快要结束,那就说明已经度过了最难的时期,接下来的不过是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理。从个人心理上来讲,也度过了最难熬的时期,很少发生意外。
值得怀疑的有两个地方:马秘书长进去的时候,是按规定做了全面检查的,身上所有能够利用的东西都被收缴了,但割腕伤痕切口却很整齐,说明是锐器所致,但这个锐器在现场却遍寻不见,最终还是砸了马桶,在里面找到了一个手术刀片。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手术刀片是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方式什么人送到马秘书长手里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他利用写交代材料的纸和笔,写下了大大的四个字:再也不见。这四个字里面又包含了什么意思,是和这个世界或是人,还是那个特定对象不见?
当然,外面听到消息的人只是知道这个人死了,具体的情况只有当事人心里才明白。
对张卉来讲,除了震惊,倒是没有别的想法。而周总却是不同,甚至有些神情恍惚,还不时自言自语:怎么会是这样?
但不管是不是这样,事情还是真真切切发生了。而且民间还流传出了另外一种说法:这一死保护了一帮人不受牵连。那么这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后面,这个一帮人到底有多少,具体是哪些人,是民间的猜测,还是似有所指,这都是老百姓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
接下来周总的行为就有些不同寻常了,过去转钱的速度,大概是每周一到二次,每次量也不大,只是用一个黑色的手提袋就行。而从现在开始,几乎两天就要一次,连张卉都有点害怕:你这里到底有多少,怎么取之不尽似的?
周总摇摇头:大概有好几百万吧,具体有多少,我也说不清楚。
张辉说:这么多的钱,只用这种方法,靠谱吗?文印公司和商店里自己的账户上就有钱,却总是用借款,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再说了,商店这边好说,反正进出账都是我在记,可文印公司不同,那里有专门的财务。要是引起人家的怀疑,岂不更麻烦?
周总看看张卉:你说的也是,是我有点急了。这样吧,在你新买的房子装个大保险,剩下的先转到那边去,慢慢处理。另外,酒楼的事,现在处理的差不多了,你和大丫头联系一下,他要是愿意干,可以过来谈,其他的事我们再商议。
大丫头倒是基本遵守了给刘卉的承诺,每隔十天左右,总会给张卉来一次电话。但每次通话都是懒洋洋的语气。张卉问她病看的怎么样了,他说没事,不用担心,暂时死不了。你做好你自己的事就是。但大丫头的这种一反常态,却让张卉更加担忧。
和大丫头说了酒楼的事,大丫头说:不是原来说好了吗,就算我投入也只是挂个名而已,周总说的有道理,我已经习惯了这面的生活,即使去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总归还得靠你,你要是有兴趣就把它拿下来吧。不过,你还是多听听黄建设的意见,那个人身上虽然有不少痞子气,在总体上本质还是不错的,能够靠得住。
张卉把大丫头的意思给周总说了,周总说:那好吧,现在也只能病急乱投医,就由你出面承包吧。不过你提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开酒楼还是要考虑大众口味,我们这面虽说百家味都有,总体上还是以川味为主。我建议你在川味和粤菜中间选一个。最好能出去看看,走一走。多走几个地方,以吃为主,学为主,做些准备工作总是好的。
大丫头考虑了一下自己眼前的情形,商店的业务是固定的,送货收货,这些关系都是疏通好的,到时候按时把货送过去,每月结账就行。那个小朱去了店里后,还是很用心,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文印公司这边也是如此。
其实说白了,印刷厂就是打着企业改制的名义,把这一块资产抛出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张卉接手的时候,周总给他看了近二十万的账外资金支出明细:这些都是为了打通关系送出去的,将来核算成本的时候不能忘。而给他们的回报却是主管部门承付了最后一笔材料订货款。当然,这笔材料款的价值是要远远高于周总付出的。
张畅留任了原来的厂长和大部分人员,这不仅是写在协议里面的要求,张畅想的是只要愿意留在厂子里,那么就和这个厂子是有感情的。干与不干,无非是自己的待遇问题。所以张畅就听从了厂长的意见,增加了奖金这项开支。虽说是每个月的生产经经营成本上去了,但产品的合格率,材料的丢失情况却减少了很多。相互顶下来,远远好于以前,从这个情况看,张卉也没有什么离不开的。
张辉自己也愿意出去,说实话,快三十岁的她,除了在省城上学那几年,张卉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永州,剩下的地名只是在地理课本上学过。
按照张卉的打算,拎个行李箱走到哪算哪。可周总不同意:你不是旅游,而是去考察,到了外地,要有耐心住下来,再说了,还有安全问题,我建议你找个人陪着你去,两个人一路也好有个照顾。
张卉说:这猛扎扎的到哪里去找人?
周总就笑了:你的商贸公司牌子挂在哪里?
张卉不解:挂在我店门口啊。
周总说:你啊,还真是没有搞过企业管理,你那是商店,不是公司。公司还是要有个公司的样子的。你看看你,既是门店的搬运工,收货员,采购员还是老板,还是商贸公司的经理。你就是铁打的人,能管的了这么多吗?你现在需要的是做一个整体筹划,和别人一样,正正规规的把公司办起来,要有自己的办公场地工作人员。
张卉说:那又得花多少钱?
周总回答:我限制你花了吗?外出考察作为内容之一,慢慢考虑。先把公司搞起来,你买的房子也快好了,再不需要在店里头住。办公地点呢,就选择印刷厂的办公区。他们那个小四合院还是蛮不错的,修缮一下就够用,离市区也不远,只是上下班有点不便。当老板了吗,自己买个车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