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夫人原本对李唐是不太满意的,尤其是听说真蜜的事后。
可是现在,她觉得李唐那点问题都只是微不足道的瑕疵而已,最多算是年轻人的意气用事,不是什么大毛病。相反,他的隐忍、退让以及顾全大局都是那些老臣都不具备的优点。
总而言之,他才是最懂事的那个人。
难道他没有那点错,陆宁、张远就容得下他?
不可能的,那些老臣会找出其他的理由,将李唐、杜姜排斥在外,以免影响自己的权力、地位。
国家被这样的老朽盘踞,又怎么可能有希望呢。
国君夫人叹息不已,却无可奈何。
她是国君夫人,也只是国君夫人,不能干政。就算在国君耳边说几句,还要看国君听不听。
以国君那软弱的性子,让他和陆宁、张远同时发生冲突,还不如指望楚国主动请降。
想到杜国的命运,国君夫人忧从中来。
丈夫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儿子。好在几个儿女都有出息,尤其是小女儿、小儿子。
想到杜恕成亲,国君夫人的心情才好了些,不禁问起了宁灵的情况。
杜恕从来没提起过宁国国君的这个女儿,突然就来提亲,她心里是有些疑问的,一直怀疑是丈夫为了杜国的安危,被迫接受了宁国国君的要求。
这样的事,之前就发生过,杜姜嫁给李唐,就是丈夫委屈求全的结果。
杜姜运气好,遇到一个疼她爱她的李唐,杜恕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杜姜将她了解的宁灵说了一遍,只是没敢提宁灵和杜恕之前的恩怨,以免吓着国君夫人。
国君夫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担心起两国之间的关系。
为了对付楚国,两国结盟当然是好事,可杜国毕竟属东伯齐公管辖,现在与属南伯楚公管辖的宁国联姻,多少会有些问题。至于与仪国、六国结盟,就更是近乎犯忌的事了。
遇到这些问题,杜姜说不清楚,只好再次请李唐出马,向国君夫人和老嬷嬷解释这么做的原因。
李唐说明了自己的猜想。
联姻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没有规定说东伯管辖的方国不能与南伯管辖的方国联姻。
但结盟的确可能引来麻烦,所以这件事在筹备,却未必能成。
成不成,要看楚公的态度。如果楚公同意接受瓜洲,不再多事,那就没必要结盟了。可若是楚公的胃口太大,不满足于瓜洲,那就算结盟犯忌也只能先顾眼前。
楚公自己都不讲规矩了,还怎么要求别人讲规矩?
至于齐公,但凡他讲点道理,都不会不问青红皂白,来找杜国不是,而应该向楚公讨个说法。如果因此他责备杜国,说明他也不打算讲道理,生不生气的,也就没区别了。
当然,根据他的估计,齐公暂时不太可能发作,要等结果出来再说。
如果杜国联姻宁国、仪国、六国击退了楚军,对齐公来说,最好的选择不是找杜国的麻烦,而是趁势伐楚,痛打落水狗。
如果杜国被楚军击败,甚至亡国,齐公也可以以此为由,讨伐楚国,保住自己的地盘。
至于杜国,反正都已经亡了,是否责备也不重要了。
所以,关键还在于眼前的战事。一旦楚军来犯,杜国只有一个选择,与宁国、仪国、六国结盟,击退楚军,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
李唐解释完,国君夫人看向老嬷嬷。
老嬷嬷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国君夫人没有再说,重新说起了家常。杜姜去了宁国那么久,刚回来两天,马上又要离开,这一去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她很是舍不得,却无可奈何。
见此情景,李唐主动告辞,让她们母女说些悄悄话。
杜姜要跟着他走,却被他拒绝了。
出了门,杜嬷嬷从角落里走了出来,伸手示意李唐跟着她。
李唐没说什么,跟了过去。
眼看着要出院门,杜嬷嬷突然抢先一步,跪在了李唐面前,伏在地上,泣不成声。
“李君,是贱妾有眼无珠,冲撞了李君,请李君原谅贱妾,给贱妾一个改正的机会。”
李唐微微皱眉。“你这是怎么了,起来说话。”
“请李君原谅贱妾,贱妾才敢起来。”
李唐清咳一声。“你这是逼我答应吗?”
杜嬷嬷一滞,连哭声都停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才好。
“你先起来。”李唐说道,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杜嬷嬷犹豫了片刻,还是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将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
她被杜姜赶回国都之后,国君夫人大怒,剥夺了她的身份,贬为奴隶,在这后院侍奉。她原本是杜姜身边的嬷嬷,平时威风惯了,得罪的人不少,如今被贬,报复立刻来了。
她这些日子受的苦,比她之前几十年受的苦都多。
她也不敢求别的,只希望李唐能够原谅她。只要李唐能够原谅她,就算不能恢复身份,至少也没人敢欺负她。那些人之所以如此大胆,就是觉得她得罪了李唐、杜姜,不可能再有翻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