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在想什么?
他在想怎么突围。
刘瑾曾说“内阁大臣想限制皇上出入”,这句话戳中皇帝的心窝。
一个年轻的皇帝,想在一群强势的文臣中突围,他选择重用太监。
可惜他选错了人。
刘瑾贪婪还不要紧,关键是愚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刘瑾掌权这几年,混得一个助力都没有……混的是黑道吧!
正德皇帝亲自抄刘瑾的家。
都说刘瑾掌权这几年生财有道,地方官进京汇报工作,都要向刘瑾献“见面费”,没钱的哪怕借钱也要给,称为“京债”。
皇帝想知道这些事是不是真的。
抄家的时候,范进以新上任的大理寺正一职陪同。
他合理怀疑,皇帝想让他见一见世面。
刘瑾虽然是太监,住在宅院不亚于高官,库房还挖了地窖。
众目睽睽之下,刘瑾被抄出白银五百多万两,还有许多古董珠宝字画。朝廷还得选调擅长书画的名士来鉴别字画。
好家伙!
一个太监就这么能敛财?
把皇帝身边的大太监都打一遍,户部岂不是年年都不用愁?
皇帝的神情却很平静。
刘瑾怎么敛财,最终都是进了国库,到底还是一条鹰犬。
甚至,他还有些心软,觉得被落井下石的刘瑾挺可怜……也就只有范进厚道,不肯上前推一把。
“给牢里的刘瑾送几件衣服。”皇帝吩咐,又跟范进说:“你是个不贪财的,从旁协助清点赃物。”
范进恭敬领命。
此案由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其中大理寺的主官是大理寺卿,范进只是其下属。
现在皇帝却特意说范进不贪财,是不是在内涵其他人贪财?
三法司主官看范进的眼神都有些微妙。
范进依旧很淡定。
所谓“无欲则刚”,只要我超脱凡尘俗世,俗世的人情规则就不能限制我。
和范进负责清点赃物相比,皇帝让人给刘瑾送衣服,更让人心思浮动。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这一次刘瑾不死,其他人就要死。
如果敛财几百万的大罪都不足以致刘瑾于死地,还有什么可以?
历经明英宗正统皇帝、代宗景泰皇帝、成化、弘治、正德五位皇帝的五朝元老李东阳,告诉张永,要致刘瑾于死地,其实很简单。
第二天,十三道御史和六部六科给事中,同时弹劾刘瑾十九条罪名。要以铺天盖地的唾沫,将刘瑾淹死。
正德皇帝还是不为所动。
任你再多的弹劾奏折,只要朕不看,就不存在。
范进在清点赃物入库。
几百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就是一座银山。
所有凡人看到都会心动的银山。
一起清点赃物的一个户部老官揉着眼睛说:“我的眼睛都要瞎了,被银光晃瞎的。刘瑾真是该死啊,不知道多少人被他害得倾家荡产。”
正德登基才五年,刘瑾就有了银山。
如果是五十年,岂非整个大明都是刘瑾的?
范进幽幽说了一句:“人总是要为自己做过的事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