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早上,樊舟的体温降到了39c以下。我用温水为他擦脸,稍稍调高了床头,然后给他喂了一碗瘦肉粥。喝完粥后,他恢复了一些力气,低声说道:“大嫂,你再给我讲个故事好吗?不要再讲张海迪和那个苏联的‘钢铁炼成’的故事了,我想听听其他故事。”
“好的,今天就给你讲一个世界名人的故事,她是一位法国的女科学家。”
于是,我开始缓缓地为樊舟讲居里夫人的故事。自从樊舟生病住院后,我经常给他讲一些励志的故事,希望能够激励他勇敢地面对困难。
樊舟静静地听着,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直到11点才被护士叫醒做骨髓穿刺检查。
护士离开后,我给他量了体温,终于降到了383c。
到了下午,樊舟仍然没有发烧。他能够稍微自己坐起来了,我给他削了一个桃子,然后给他读《南方周末》上的文章。
“大嫂,我不能轻易放弃,如果我死了就对不起你了,你照顾我这么辛苦。”
樊舟的这句话我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的眼眶再次热了起来,但这一次,是欣慰的泪水。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了,渡过了这次难关,未来的一切都将变得顺利。
我低声对樊舟说:“大嫂已经了解清楚,明天等你输血和打针之后,就带你去看一位中医。他是一所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听说他非常厉害。”我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说:“明天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给你治病。当然,我们得悄悄出去,如果这里的医生知道我们跑出去看中医,可能会被要求出院。”
樊舟说:“知道了,我会听大嫂的……”
我抢着说:“我会听大嫂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配合医生。”
说完,我们都笑了起来。
是的,我和他的大哥樊成谈了一场漫长的恋爱,谈了好几年才结婚。在这几年里,我和樊成一边工作一边关注着樊舟的成长。他上初中后,樊成帮他补习功课,还经常带我回去县城的学校看他。而每次我和樊成回到乡下,只要是我煮饭烧菜的时候,樊舟会跟在我身边,帮我洗菜洗盘子,帮忙给灶里添柴生火。在日常生活中,我和樊舟早就建立起了姐弟般的亲情关系。
中午将近1点多,樊舟才打完点滴。趁着大家都午休时,我们悄悄地下楼。
走出医院大门,天空阴沉沉的,远处的天际被淡淡的雾气笼罩着,仿佛随时都会下雨。突然,一阵风吹过,地上的落叶飘了起来,随即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声。
我抬头望望天,开始自责起来,为什么当初不买把伞呢?为了省这点钱,让樊舟淋雨真是得不偿失。
“咱们还是回去吧,快要下雨了,你不能淋雨感冒。”
“那就看不成中医了。樊舟失望地说。
“但是相比起来,你被雨淋了,那才是大事啊!”
“大嫂,你说过那位邱教授一周只出一次诊,错过了就得等上一周。”
这时,樊舟抬起头,看着那片云层良久,然后说:“今天下午不太可能下雨。大气层中的水汽较少,云层薄,而且高空的风向不利于云层形成,这有可能阴天不下雨。”
我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吗?”
“我朋友阿四和方海,每天都要看天气情况才出海打鱼,我有事没事就跟他们学着点。”
我心中欣喜,暗自想,这小子平时不爱说话,原来心里也藏了不少知识。
既然是这样,我赶紧走到路边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我们到达医院时,离上班时间还有20分钟。大厅里人群熙攘,挂号窗口前已经有人在排队,我让樊舟坐在椅子上等待,然后自己去排队。
邱教授的出诊费是最高的。我原以为他最有权威,病人也最多。然而特需病人并不多,所以我很快就给樊舟挂上了号。
我带着樊舟来到二楼邱教授的诊室,门前已经有几个人在等候。诊室里已经亮着灯,我伸头从门缝里看了一眼,背对着门口的椅子上有位年轻医生低着头,好像在看书。前面的位置还是空着的,但是左边已经放着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
我退到一旁告诉樊舟,邱教授的助手已经到了,他很快就会来的。
离上班时间只差5分钟了,前面还是那几个人,应该很快就轮到樊舟的。
只要樊舟能够看了病,稍微晚一点回去也没关系。我这样想着,然后转身看向窗外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