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朔这次过来,也不是来自夸的。
而是想和马部长交流教育理念。
只见韩朔笑着说道:“我国自从有了科举考试以来,基本上采用人才选拔的模式培养人才。
也不能说这种方式就错了,不然也无法支撑起我们上千年的辉煌。
但这里面有个前提,那就是人才晋升通道比较窄,基本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采用选拔的模式,公平性较高,但却忽略了人才的多样化。
只能按照一套标准化流程走。
这样的模式,在流水线工业化下,确实具有极大的竞争力。
但在知识性、创新性社会中,就有点过时了。”
马部长没想到,韩朔话锋一转,竟然聊起这个。
作为教育家,马部长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任何制度,都是建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这里面没有孰优孰劣,只是恰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已。
从韩朔的话里,他听到了韩朔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太满意。
但马部长知道,国内还是处于农业社会,选拔式培养人才,优点反而更多。
不仅投入的教育成本较低,因为流水线培养人才,量大从优。
而且对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提供的帮助更大。
虽然上限不一定很高,但下限却很高,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良莠差距不至于很大。
马部长没有立即反驳韩朔,而是笑着问道:“那韩先生认为我们要怎样培养人才?”
韩朔也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马部长,知道我为什么要建那么多的高校吗?”
马部长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他很想说,你这么干难道不是有钱烧得慌?
要知道第一批300所高校,按照一座高校,每年招收5000学生计算。
每年就需要招收150万学生。
实际上综合性高校,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远高于这个数字,一年两万都不是事。
如此高的年招生量,国内目前的高中生都没那么多。
“是因为迎接接下来全面推行的基础教育?”
“是也不是。”
韩朔的回答,马部长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全面推行基础教育,确实会导致大量的学生出现。
但这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需要9年时间,建高校用不着那么急。
“我们的第一批高校建设计划,如果教育部这边审批通过,地方政府又愿意接纳和配合,我们就会立即启动。
一座高校,建设周期最长也不超过三年,根本用不着这么着急。
真正的原因,还是减少学生家庭的焦虑感。
只要他们平时表现出色,就不用担心上不了大学。
这样他们所有的经历,不用放在考试上,而是放在知识和兴趣的学习上。”
听到这里,马部长算是明白过来了。
“韩先生的意思是,要根据学生的天赋和兴趣培养人才?”
韩朔给马部长竖了个大拇指,他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削弱考试带来的影响,又如何保证公平性?”
马部长考虑的问题很现实,因为公立学校是纳税人花钱建立起来的,用的也是纳税人的钱运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