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刚打工的那个乡土饭馆,主营的是包子,也没有雇专门的厨师,有需要炒菜的时候,就老板去,炒几个家常菜。
小刚说道:“厨师是一个不错的工作。”刘老汉:“好什么呀好,现在叫的好听,叫厨师,还不是个做饭的,还不如咱们种地呢,每天烟熏火燎的伺候人。”
小刚已经没心情,和刘老汉胡聊了,就说:“我媳妇自己在家,我赶紧回去了。”
刘老汉问道:“你妈妈的病情怎么样了?”小刚:没事了,养着就行了。刘老汉叹息道:“真是幸运啊!”小刚回答道:“是啊,也真够危险的。”
刘老汉还没有停止的意思,小刚也不好打断,刘老汉就是这样,不管你有没有时间,也更不管你想不想和他说话,他就是不放你走,你又不能扭头就走。
在农村,有人和你说话,你就是再不想听,你一般都不能打断,说我有事,不和你说了,对方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会记恨。
更何况是这么多年的邻居,还比小刚大一辈,小刚只好听着刘老汉的磨叽。
刘老汉问道:“农忙快完了,你今年还出去打工吗?”小刚:“不确定,到时候看看情况吧。”
刘老汉这才说道:“那你快回去吧。”小刚哼哈了一句就走了。走了一段,回头看见,刘老汉走进了自家院子,正在关大门。
小刚想,这个刘老汉,一天到晚搬弄是非,今天这又不知道听说了什么,故意在大门口等着自己。
告诉紫玉家房子卖了,紫玉母亲走了,还是想知道自己去不去打工了?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去吧,和这类人,没什么可计较的。
回到自己家,媳妇在看电视,看见小刚回来,急忙站起来问:“妈今天怎么样?”
小刚说:“恢复的很好,没什么不正常的。”媳妇:“还出去打工吗?”小刚:“我也在想这事,想着今年带着你一起出去,在城里租个房子,长期干。”
如果小刚出去打工,小刚媳妇,也真的不想自己留在村子里,小刚的父母虽然很好,但自己年纪轻轻的,就在家里这么坐着,还不如和小刚一起出去。
赚不赚钱,也能让自己长长见识。待在这么巴掌大的一个小村子里,也很没意思。
小刚自从出去打工,就不打算再回村子里了,最多农忙的时候,回来帮个十天八天的。
可父母还是在村子里,给他盖了房子,小刚也阻止不了,只能暂时先这样。
在农村盖了三间房子,也没有花费多少,就是点砖瓦钱,人工都是村里的人互相帮忙。
小刚看着媳妇一脸开心,问道:“你说这样行不行?”媳妇说:“当然好了,只要去城里,能维持住生活就行,总比种地强吧,现在去,我还能干几个月。”
小刚:“明天去和妈他们商量一下,如果他们同意,咱们就一起走。”
小刚媳妇:“紫玉她妈今天走了,估计再也不回来了,房子都卖了,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散了,紫玉姐妹两以后娘家都没有了,真可怜。”
小刚叹了口气,情绪有些低落,说道:“我听说了,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
小刚媳妇说道:“在村子里,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能有什么盼头?”小刚也觉的是,一直在村子里,真的没有一点盼头。
媳妇继续说道:“城里人毕竟有钱,和有钱人打交道,人家手指缝漏出来的那点,就能把咱们吃撑了,要不人们都进城里了。”
小刚笑了笑,并不认同媳妇的话,但也没有反驳。
小刚也知道,在村里种地,是在土地里刨食,一年忙下来,有吃的没穿的,有穿的没吃的。
小刚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到时候你坐月子怎么办?”
媳妇看着小刚说道:“现在生小孩都是去医院,坐月子的时候让我妈去城里就行了,或者让你妈去也行。”
小刚放心了,说道:“那好,我们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