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认为把金花打死了,慌乱的跑回老光棍的小房子,收拾了一下东西,背着一个包逃跑了。
一路上很顺利,几次躲过了警察,就有一次,实在是躲不过了,王坚只好把心一横,抓就抓吧,也就是早晚的事。
结果警察看他一眼,没有理他,也没有要抓他的意思,把王坚吓的半死,顺利的跑到了梁城。
王坚想不能再跑了,到了别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更容易被警察抓住。
县城不大也不小,好歹也比较熟悉,口音也一样,先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过过风头再说。
说不准现在,警察已经开始找他了。闹市是不能去的,警察多,危险也多。只好在梁城的边上,先找一个暂时安身的地方。
王坚在县城西北方向,看到一处高高的塔吊,知道是一处工地,就去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点活干,也好先有个藏身的地方。
运气还算不错,工头看中他身强力壮,就留下了他,搬砖和水泥,管吃管住。
王坚没有在工地干过,只能是人家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一天下来,累的精疲力尽,被工友们嘲笑。
第二天,就有点干不动了,垒墙的师傅不是在催水泥,就是在催砖,催的烦了,王坚就说:“一天就这几个钱,你催什么。”
师傅却说:“我催钱,垒一块砖一角钱,和你不一样,我不急,你给我钱啊。”
王坚这才知道,小工是按天,技工是计件工资,干了几天,师傅看王坚实在不行,就和工头说了,耽误事。
工头需要人,就给他调换了一个师傅,比他年龄还大。
工头告诉王坚,你要是再供不上这个师傅的水泥和砖,就只能去别的地方了。
王坚感觉这个地方比较隐蔽,管理也松,主要是不查身份证,就不想走。
王坚也懂人情世故,晚上请师傅喝酒,师傅也不客气,就在工地附近的一家小卖部后院。
同龄人,都是农村出来的种地人,师傅好奇王坚,怎么跑工地干活了。王坚敷衍说是给儿子凑钱娶媳妇。
师傅诉苦:“我是给儿子娶过成家了,也有孙子了,可儿子种地那点收入,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没办法才出来的。”
几杯酒下肚,王坚听着师傅诉说着:我这个年龄了,还得出来打工,多亏年轻的时候,学了点手艺,现在还行。砖瓦匠,这个行业,养小不养老,我也干不了几年了,干不动了,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是老了还得养儿。
两个人拉着家常,喝着酒,各有各的难处,酒就喝多了,话也就多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师傅年龄大了,手脚也慢了,也不催王坚,有时候王坚供不上了,师傅就坐着抽烟、喝水等着王坚。
这样就算工头发现了,也说不出来什么,不过,好景不长,工头承包的活,很快就结束了。
工程结束了,就应该给结算工资了,大家和工头要钱,工头带着大家,去找建设单位要。
建设单位没钱,大家就不离场,在工地住着,王坚正好,赚钱要紧,躲避更要紧。
在等待工资的半个多月的时间,开始还有食堂,最后食堂也撤了,工人们只好自己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
大家经常出去买吃的、喝的,有的人在出去的时候,就把工地的剩余的钢筋头子,电线带了出,卖给附近的一个废品收购点。
王坚看到价格,比那些蹬三轮车收购废品的,价格高好多,感觉那些蹬三轮车收废品,怎么也比工地上干活轻松自由,就想着,要不也去收废品,或者去捡废品。
工头给大家,结算了一半的工资,就让大家退场,因为建设单位,不让他们继续留下了,剩下的工资,说等到年底给大伙结清。
是真的假的,大家也没办法,总不能就在这里耗着了,何况人家也不让继续耗着。
工头说他正在联系别的活,暂时还没有结果,等有了结果再联系大家,就这样散了,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