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波折的一年,在农历新年欢声笑语的喜庆祥和中暂告一个段落。
春节尚未过完,回绥海过年的宋新杰,接到尤采夫的消息。
首届中俄传统艺术交流展即将举行。
“剪爱”工作室在主办方诚邀之列。
上回列宾美院的剪纸展,让这门来自中国的艺术在俄获得颇高关注度。
这类官方牵线举办的艺术品展览,最终目的还是落在“销售”二字上。
拓展艺术品海外市场,本身就是双向利好的举措。
既能增加贸易收入,又能将本国文化向外大力宣传。
宋新月原想趁过年好好喘口气儿,2019年她真是累坏了。
可惜2020年开头,在武汉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全国人民都惦记着。
新冠疫情在武汉发生,所有人都担心会蔓延到全国。
所幸的是,疫情暂时还没有蔓延到东北。
也就已经预示着,暂时还不会影响到新一年的“剪爱”。
宋新月新一年的忙碌,与去年不同。
今年,她的事业跨进新领域,不再是去年那样的兵荒马乱、被动应对。
宋新月提前结束春节休整,开始构思参展作品题材。
冥思苦想好几天,这题材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俄罗斯著名雕塑的题材,年前已经开始做了。
虽然反响很不错,但这次参展再用的话,会因为题材不够重复,而显得缺乏诚意。
正当宋新月为此犯难的时候,尤采夫从俄罗斯回了冰城。
在电话里听宋新杰说起这事,他隔天便赶来绥海,直奔工作室,帮宋新月出谋划策。
“剪爱”工作室难得安静,员工们的春节假期还没结束。
尤采夫站在展示区,负手而立,欣赏着墙上的剪纸作品。
“新月,其实我个人,更喜欢中国题材的作品,”他不由得感慨万千,“可惜,剪纸想在我国全面立足,暂时还是要选择俄罗斯的题材,毕竟接受外来文化需要过程。”
“采夫哥过来坐吧。”宋新月端来两杯热茶,小苦瓜似的笑道,“你说得太对了,我生在中俄相邻的边境省份,对俄罗斯不算陌生了,但你看,对你们国家文化的内涵,我了解的却并不多,一个题材就愁死你大妹子喽!”
这些天,她在网上看了很多俄罗斯的资料。
但是,从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中,收获甚微。
刚才一见面,她就把这事当苦水倒给采夫哥了。
“熟悉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核,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事,”尤采夫喝了口热茶,微笑道,“新月,我直接给你出个主意得了,你剪卫国战争题材吧,准错不了。”
苏联卫国战争,宋新月只在历史课本中学过一点皮毛,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她好奇地问:“采夫哥,这个题材的特别之处是啥?表现战争史诗吗?”
闻言,尤采夫放下手中的茶杯,肃然道:“卫国战争是俄罗斯人的灵魂,我们每个家庭都有先辈在卫国战争中牺牲。”
这个话题沉甸甸的。
宋新月由此想到中国的抗日战争,也瞬间明白了尤采夫的提议用心何在。
思索片刻,她轻轻点头:“嗯,这次参展的题材,就选卫国战争,也算表达我一个普通中国人,对卫国英雄们的一点敬意吧,因为我的国家也经历过同样的苦难,也有值得永远纪念的英雄们,我理解你的心情。”
这个题材对宋新月来说,不仅陌生,而且技术难度很高。
但是,丰盈的情感永远是艺术创作的根基。
她愿意为这样一幅有意义的作品,迎难而上。
送走尤采夫之后,她打开电脑,开始查阅卫国战争的资料。
不过,只有文字资料和少量的历史照片,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具有情感冲击力的画面。
直到她无意间点开胜利日红场阅兵的视频,那种情绪的代入感才姗姗来迟。
俄罗斯红场阅兵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叫做“不朽军团大游行”。
宋新月看着视频中,无数俄罗斯民众,手举参加卫国战争的亲友肖像,振臂高呼。
脑海中那些记载这段历史的文字,逐渐呈现出画面。
她赶紧抓过纸笔,将这些画面勾勒成草稿。
片刻后,看着一挥而就的草稿,宋新月开始思考剪纸技法。
试剪之后,她发现有些细节想要深入的话,这种情况常用的掏剪和镂剪表现力似乎不够。
比如,人物面部神情,想表现得传神,全靠关键几处细腻线条。
宋新月把现有技法都试了一遍,画面呈现感倒是不错,却总感觉少了点神韵。
若想这幅史诗题材的作品完成度足够高,她觉得,在技法上还要寻求一些突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