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处肯定是没钱的,区里也没钱。
指望着知青们向时小艾一样义无反顾拿出家里所有的钱来做生意,那必然也不可能。
他们甚至都不能这么去建议。
不然将来出问题了怎么办?赔钱了怎么办?
那不是制造不安定因素嘛,岂不是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欧区长想了想,还是问道:“小时,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克服一下困难?
不是区里难为你们,实在是咱们这边也找不到像你这样会经营,有想法的人才了。
你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在别的街道也开几个小店?就像是你们最早那种茶水摊也可以。
我记得你们之前生意也不错嘛,而且那个也花不了多少钱。”
对于欧区长会这么说时小艾早有预料,毕竟现在哪个上级也不会给下属单位批带领知青做生意的预算。
她觉得自己希望的事儿有门!
时小艾故作为难的道:“我也想帮咱区里做点事儿,真让我们去做茶水摊我们咬咬牙,克服一下也能做。
可是茶水摊能安排几个人呢?以前我家的茶水摊就只有我和王小凤同志两个人在做。
后来虽然加了一个程林,但说实话那是因为他是程林弟弟。
年龄小,又没事可干,不让他过来帮个忙,我担心他这个年龄的男孩在社会上乱闯会误入歧途。毕竟他怎么说也是程林的弟弟,既然跟着我,我就得对他负责。
但实际上一个茶水摊两个人就差不多够用了。
而且如果开茶水摊,我们铺子肯定还得派一个熟手过去帮助经营,不然知青们以前没接触过,他们开始的时候肯定没经验。
那又占了一个名额,就只能再安排一个知青了。一个街道上风风火火折腾半天,就只安排一个知青上岗?”
听她这么说,欧区长也意识到这样的安排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时小艾这时候从提议道:“欧区长,如果区里支持我一下,我觉得其实还是可以在各个街道上各开一个小吃铺的。开始的时候也不用面积搞得像我们现在这么大,就一间普通民房大小就够用。
你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小铺子,从采买到厨房再到服务,如果加上晚上的夜市,最少可以安排五到六个知青。
当然,您也知道我们小吃铺的影响,如果再用我们的招牌,再宣传一下,说明是我们的连锁店铺,那估计生意也不会差。
到时候甚至可以一步到位,开个更大的,还能安排更多的人。”
这才是欧区长想要的效果,他当即问:“你需要区里怎么支持?只要你说,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去做。不过小时同志,我必须要先说一下,钱这方面可能有难度,区里没有这一块儿的预算。”
时小艾摆了摆手:“不用区里出钱,只要区里给我做个担保就行。”
“担保?什么担保?”欧区长问道。
时小艾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去找银行贷款。
她现在生意这么好,还有用不完的劳动力,完全有能力把生意快速的扩张,然后抢占下市场。
这时候人们的消费水平虽然不高,但消费欲望却很高啊!因为物资贫乏,但凡有一点好东西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跟风,甚至疯抢。
之前开茶水摊的时候,时小艾主要是利用刘伯伯的关系,跟着饭店一起拿菜。
但小吃铺开起来,且打出名气之后,那些饭店的购买渠道也都认可了他们,现在程林已经绕过了饭店直接和供货方打交道了。
反正都是公家的单位,人家供给谁不是供呢?没有必要非得从饭店那边再过一道。
这样的话,虽然价格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是拿货更方便了。
中间要是补货什么的,只要直接找过去当即就能拿到,再也不存在货源供应不上的问题。
时小艾觉得自己这边各方面基础已经打的非常好了。
以前她没想着要这么快开分店,实在是因为她这小吃铺本来就是借壳经营,她只能在办事处的辖区内搞。
而这个辖区有现在这一家就足够了。
现在有了区里的支持,可以跨区来搞,那简直是送东风啊!
她必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钱嘛,没有就借呗!
任何一个又后世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有这个概念,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完全可以用明天的钱来做今天的事。
只是现在的人们还没有这个意识而已。
时小艾说了自己的想法,欧区长顿时露出了难色。
这和他的预期不一样啊!
而且之前也从来没有过这种先例。
借钱简单,但万一将来还不上怎么办?
不是他不相信时小艾,但毕竟是要朝国家借钱,事关国家财产,必须慎重。
他真不敢轻易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