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魏延暗中行事,刘备军中除了刘备和孔明,很少有人知道魏延的行动。
魏延按计划伪装成百姓,穿过子午谷。
曹真来增援潼关时,魏延早已来到关中平原。
再待到路招的武功败军,一路上逃向潼关时,魏延的机会就来了。
魏延让五百士兵,都穿上魏军衣甲,分成几支小队,混在武功的败军之中。
然后,魏延就和武功败军一起,被放入潼关城中。
也不能怪潼关守军大意,因为此时的刘备大军,还离潼关很远。
潼关守军怎么也想不到,附近还有魏延这支敌军部队。
后边的事情,就不难想象了。
魏延入关后不久,刘备大军便到。
魏延听到早已约定好的响箭之音后,突然从内杀出,砍倒守门魏军,并打开城门。
至此,魏延的任务顺利完成。
城门大开的潼关,也注定无法守住。
……
就是这样,刘备军几乎没多少损失,便拿下要地潼关。
当天夜里,潼关城内,灯火通明。
刘备大摆庆功宴,众将分列两侧,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魏延被认定为此役的首功,被安排坐在刘备左手边。
刘备向魏延举杯。
“文长,潼关可下,全是你的功劳,来来来,快满饮此杯!”
魏延连忙起身:“主公,此战之成,非我一人之功,还少不了军师之策。”
说完,魏延转身到孔明这边,向孔明举了一下酒杯。
诸葛亮见魏延这样说,便也笑着说道。
“文长不必过谦,五百人能穿越子午谷,又能潜入潼关而不露破绽,这份胆识谋略,当得起主公这杯酒。”
接连受到刘备和孔明的夸奖,魏延心情大好。
于是,魏延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
接下来,众将相互推杯换盏,畅谈此次关中的战事。
听到众将多立战功,特别是赵云等人的战功多于自己时,魏延又觉得,自己只打了潼关这一仗,似乎有点亏。
酒宴进行到最后,众人各自散去时,魏延仍觉意犹未尽。
魏延抱着酒坛,不肯放手,他仍旧一杯接一杯的喝着,不似先前那般痛快。
魏延的心思,孔明早已猜到。
于是,孔明故意大声同刘备说。
“主公,潼关虽已在手,但尚有一要地,急需破之,不然,关中无法坐得安稳。”
刘备仔细想了想道:“军师所指,可是武关?”
……
这里多说一句。
关中所以叫作关中,顾名思义,是因为此地处在四大关隘之中。
这些关隘将关中平原与外界隔绝开来,形成一个易守难攻的区域。
四座关隘中,最重要的是东边的潼关,其次是武关。
武关在关中的东南方向,是通往南阳的要道。
刘备也知晓关中地理,听孔明说起另一处要地时,刘备立即想到,孔明所指应当是武关。
刘备口中说出武关后。
孔明随即说道:“主公所言极是,武关虽不及潼关险要,却也是必争的要地。如今曹军新败,武关不备,正是夺取的良机。”
说到这里,孔明故意作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孔明用羽扇的扇柄敲着头说:“只是派哪位武将去取武关,让人颇为头痛!”
在一旁的魏延听到孔明的话,大喜说道。
“某愿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