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原不敢期待有什么早饭,可竟然真的有,还是前所未见的天大好吃食。
平时在家天天喝小米汤,里面放的小米用手指头都能数出来,再就着野菜糊糊,虽然吃不饱,但好歹有点慰藉。
一颗暖呼呼的水饺下肚,高云差点哭出声来。
这是多精细的白面,和肉馅混在一起,透着一股很奇妙的鲜香。
他吃了一个,就不舍得再吃第二个,想带回家给妹妹。
手里白色饭盒也是上头发的,让他们吃完了拿到河边洗,自己保管好,下一餐还要用。
高云想了想,把饭盒里的饺子汤一股脑喝了,然后躲到角落处,偷偷把剩下的饺子塞进衣服内袋里。
林耀记得高云被冻得发紫的脚趾,难免多关注他一些,正好瞧了个正着。
“你在做什么?怎么不好好吃早餐?”
高云一怔,脸上通红,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林耀顿时就明白了,有些后悔多嘴。
又忍不住道:“你若不吃饱早饭,怎么有力气做工?做不好工明日不让你来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楚襄担心有些人为了把这份工做成长期饭票而磨洋工,所以定了绩效制度。
把荒地平均地分出去,谁先完成分内的工作,就会给予额外奖励;如若工时拉得太长,直接剥夺做工资格。
高云的手僵在衣服里,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林耀叹了口气,耐心道:“别怕,饺子还会有的,工钱也会有的,你会让你的家人吃饱的。”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快吃吧!吃饱了多干活,别忘了,你还要挣钱还我一双鞋呢。”
高云盯着脚上的新鞋片刻,重重一点头,把饺子吃掉了大半,只留下几个带回去给妹妹尝鲜。
吃完了早餐,刺史大人的亲兵将他们分成了几个小队,每个小队四个人,负责一块荒地的开垦。
下发的农具有铁犁、锄头、铁耙、铁铲和铁锹,看上去油光锃亮,都是崭新的。
不像他们家,不是木头做的就是石制的,用起来很费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城外,开垦荒地工作很快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霍浔见一切安排妥当,招来霍安霍岩低声吩咐了什么,随即骑上马折返城中。
与此同时,楚襄已经收拾妥当,把留守刺史府的人都召集了起来,乍一看还挺浩浩荡荡。
“将军到的正好,咱们启程吧!”
她无声地朝霍浔使了个眼色,霍浔微一点头。
而后将公主殿下提上马,扬鞭而去。
大燕是典型的田庄经济,一个地主豪强的财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纵使凌河凡作威作福,实际财产也难以比拟城南的任一豪强。
一路从县衙到城南,贫富差距的巨大程度已然对楚襄造成了深深的冲击感。
建筑、道路、百姓风貌与神态都有天壤之别。
城北贫民窟不是土坯房就是石头房,还有茅草屋;城南所见大多是高门大院的砖瓦房。
道路皆由青石板铺就,左右两边立有各种铺子,客栈、酒肆、典当行、车马行、成衣铺、胭脂水粉店,甚至有青楼。
来往之人既不面黄肌瘦,也不跼蹐不安,见到楚襄一行人骑马而过,面上或许会露出畏惧好奇之色,但绝不会一见便惶然跪下。
虽常说士农工商,但这些大商人、大手工业者、大高利贷者,有钱就能改变身份。
法律贱商人,而商人亦富贵,尊农夫,农夫亦贫贱。
楚襄心绪复杂,被霍浔拥着骑在马上,微微仰头,隐隐能瞧见前方的高楼连阁。
除了稽州袁氏的旁支,辽州城内最家大业大的一支豪强便是康家。
康家里头一个小管事就敢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可谓是人人闻之色变。
翻开名册和税务簿的时候,楚襄就知道这是最大的刺头。
既然要打豪强,干脆就从最棘手的那个开始,这和擒贼先擒王是一个道理。
高头大马在一座宛若小城的巨大庄园前停下。
这座庄园类似坞壁。四面砌了一人高的砖墙,中间开了一堵厚厚的石门,石门上方建了望楼,四隅建有角楼,形似一座城的城楼。
此刻,石门紧闭。
楚襄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这样震撼人心的民居建筑,不由得发出感叹:“哇哦!”
霍浔:“……”
公主殿下是有些丢人在身上的。
与此同时,系统忽然出现,电子音里带着一点讨好和小小的求表扬:“经检测,目前场景满足随机答题条件,现开启随机答题。”
“请宿主背诵《治乱》当中与当前场景相关的一段文字。满60字即可。若答题无误,奖励一次随机抽奖(奖品类型无限制)。”
嗯?这不是昨晚才学的内容吗?她家统子还特地叮嘱她一定要背熟,说是必考点。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她。
小菜鸡统子总算聪明了一回。
干得漂亮!
楚襄夸完系统,然后信口拈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 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
“答题正确!获得随机抽奖机会,宿主要现在抽吗?”
“等一下,先办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