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示发出去一整天,前来应征的百姓却寥寥无几。
楚襄倒也不急,口碑是要慢慢建立起来的嘛,只要她按照承诺包他们吃喝,按时付工钱,做一个有良心的“包工头”,还怕后面招不到人?
眼下着急的是如何搞钱……哦不,是伸张正义,惩治地主豪强。
审问原刺史府的那些奴婢小厮时,他们把那些毒蛇的所作所为说得清清楚楚,有人说到动情处,还跪求楚襄为他们作主。
什么谁家哥哥因为要工钱被活活打死、谁家妹妹被强抢、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强占等等,林林总总,反正是人事一件不干。
这些鱼肉百姓,为祸一方的畜生东西不趁早解决,留着过年吗?
楚襄吃过晚饭,在上晚课之前,把霍浔叫进了书房。
霍将军一进门,人影还没看清,怀里就被塞了本书。
一大捧竹简,都是永宁历年的税务记录。
霍浔虽然不常在官场混,却深谙大燕为官之风——
杀了凌河凡后,他便命人将县衙翻了个底朝天,又把县丞、主簿、典史包括税官在内的一干文官的府邸给搜了个干净。
比如永宁城的税务簿便有两份。
楚襄道:“麻烦将军仔细对比两份税务记录,将其中的差别一一记录下来。”
霍浔略一停顿,便懂了公主殿下的用意。
殿下要查城南豪强的匿税情况。
大燕的老皇帝是很明智的,他本人就是诸侯王出身,深知地方割据势力过于强大,就会生出野心之辈。
所以在位之时,创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势力的监察和控制。
同时推行了一些针对世家贵族、地方豪强的政令。
比如世家贵族、地主豪强本来有免税特权,老皇帝推出了专门针对他们的税收法令,类似于资产税。
课税范围则包括田宅、牲畜、奴婢以及家中钱财珍玩在内的一切财产。
他们自然不愿意乖乖交税,整天琢磨怎么偷税漏税、隐藏转移资产。
平时买卖奴婢、马牛、田宅、车船等也都要按照交易额缴纳契税。
然而实际操作中,买卖双方时常通过少报产值或者交易额、伪造契约、行贿税官等手段来匿税。
有的干脆不立书契,直接私下交易。
基于以上情况,老皇帝又下了新政令,类似于举报制度。
上到刺史下到百姓,一旦发现有人隐瞒财产,刺史可直接重罚,严重者可全部充公;百姓举报有功给予重赏。
当然,老皇帝的设想很美好,现实却骨感得能把老皇帝气死。
就说永宁,有个狗官凌河凡,勾结流匪和豪强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来一个刺史弄死一个,老百姓更不敢吱声。
不过现在是公主殿下当家做主了,那些法令条文该执行的就得一丝不苟。
霍浔抿起薄唇笑了笑。
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殿下找得还不错。
要是执行过程中,过于简单粗暴,那也是豪强们拒不配合的原因。
两个时辰过去,楚襄上完了晚课,霍浔也整理完了偷税漏税情况。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凑到一块,嘀咕明日具体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