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这老太太姓花,大家都叫她花婆子,为人和善,听她这么一说,众人都啧啧称奇,跟看大熊猫似的。
薛老太看人多,伸手把薛阳抱进怀里,怕被人碰着了。
另一个老头上前,眨巴着老眼仔细看了半天。
“哎呦,我的老神仙,还真是您啊,我是铁根啊!您还救过我家二小子的命呢!那小子现在都当爷爷了,您来我家歇歇脚,晚上就在我家吃,我让他那家子给您磕个头,没有您,哪有他这一大家子!”
薛老太听见老根头这话倒抽一口冷气,我的圣母娘娘嘞,这是真神仙啊!
老根头都七十多了,在村里大小都算是个寿星了,他这一开口,让身边一群五十来岁的小老太太惊掉了下巴!
花婆子还是听她婆婆说的,这老根头可是活着的见证人!
老道不是别人,正是前几日给薛阳吃心灵药剂那道士!
薛阳在薛老太怀里听的一愣一愣的。
我嘞个去,一百多岁的老道士!
要是在现代,一百多岁虽然少见,但也不算稀奇。
在古代一百多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知道某朝那缺德货的千叟宴,搜刮全国才三千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而且大多状态不佳,参加完千叟宴,接二连三的就一起上路了。
这老道士一百多岁还这么结实,看他旁边那八九十岁的老头,双目浑浊,骨瘦如柴,一脸老人斑。
薛阳并不知道他估错了年龄,农村人风吹日晒,整日劳作格外显老,更何况是古代。
因此,老根头七十出头,被他看成八九十岁。
那些他以为的老太太,也才五十左右,在现代都是活力四射的广场舞大妈,有心态好的还自称小仙女。
在这里这些五十上下的大妈,已经被摧残成老太太了,看上去六十都不止。
不过先不管薛阳估没估错,从大家的反应,看得出老道士非同一般。
看着众人的目光从好奇到惊讶,老道士不以为然的哈哈一笑:“贫道早年间学了些养气的功夫,又常在山间修行,是以多活了些年头,也不算什么,我听闻京城镇国寺的老方丈活了足足一百五十岁,那才叫厉害呢!”
只听人群中一声声惊叹,薛阳也张大了小嘴,心想你真会转移话题。
“贫道此次回村里要住上一段时日,以前的道观想来年久失修,怕是要修葺一翻才能住人,不知可否请诸位善信帮帮忙,容贫道师徒二人暂住几日,待修葺好道观便搬走”
此话一出,方才还惊奇不已,窃窃私语的人群声音瞬间小了好多,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热情邀请着老道去家里住,其中便有铁根老头。
薛阳想了想,便拍了拍薛老太,薛老太看向怀里的小孙子,只见他指着老道士连说带比划:“爹买药,我吃。”
薛老太心里琢磨着,难道是老五找这老神仙给孩子看过病?
只见老道士含笑看着几人热切的拉着他去借住,并不说要去哪家。
直到听见略显安静的人群里传来小孩子的声音,抬头望去,脸上笑的越发慈祥,对身边几位热心乡邻说道:“几位善信稍待。”
“前几日这孩子的父亲曾到我落脚的客栈取药,可是大好了?”
老道朝着薛老太问道。
薛老太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八九分,想来是老五去镇上求医时遇见过老道,还拿了药。
“哎呦,恩人在眼前我竟不知道,我家老五那憨货也没跟我提过,真是该打,多谢老神仙了!”
说罢,抱着薛阳微微弯了弯腰,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把你拉我家去,再让你瞧瞧,薛阳有没有落下什么毛病。
薛老太直起腰来便又笑着开口道:“原先不知道恩人当面,也没招呼老神仙,老神仙既要找地方暂住,不如去我家住,我家老宅空置着呢,这孩子他爹那也有空房,老神仙慈悲心肠,救了这孩子,去我家小住几日,也好让我们家报答老神仙大恩!”
老道闻言哈哈一笑:“说什么报答大恩,区区小事不足挂齿。”环顾了一下四周,又道:“诸位善信高邻,贫道乃一闲散之人,虚活几个年头而已,老神仙一词愧不敢当,大家称呼贫道留云真人即可!”
说罢,留云老道对四周看热闹的人群拱了拱手。
众人连说老神仙过于谦虚了。
留云老道面带微笑也不再辩解,对着薛老太拱手说道:“如此,贫道便叨扰几日了,多谢居士!”
又转头与刚才热切邀他暂住的老根头几人告了声罪,便牵着小徒弟与薛老太一同去了薛家老宅。
“地方小,家里也简陋,还望留云真人不要嫌弃,这里是厨房,西间这里以前是我几个孩子住的,我去拿几床被子铺上,真人就在这间住下吧”薛老太笑呵呵说道。
“老婆子夫家姓薛,村里都叫我薛婆子,老头子走得早,如今孩子们都大了,我也时常去帮着带孩子,不常住在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