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后,张老师拿着同学们几多欢喜几多愁的成绩单走进了教室。
身为年级尖子班的三班学生,格外关注自己各科的成绩,一张白纸黑色的成绩单上承担着学生们的努力、家长的期望、老师的辛苦。
张老师站在讲台上俯瞰,所有学生的表情一览入目。
沈随遇的高傲无视、卢明的吊儿郎当、班长的冷静、闻时月的紧张又担忧,手指不断地扣着指甲。
学生们紧张的看着台上脸上深意满满的张老师。
“大家的成绩已经在我手上了,我知道大家都很关注这次的成绩,但是老师还是要说无论这次成绩好坏依旧要保持一颗积极学习,向上的心态。一次的好成绩不代表永远,不要骄傲,当然考差了也不会灰心,汲取经验,总结错误在哪,哪些地方不该丢分却丢了,哪些地方是自己的短板。”
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讲完,又意味不明的看着靠后排位置,“几门学科有一门偏科还说得过去,但门门都偏,那可不行,说的就是你卢鸣,你还好意思上课开小差。”
张老师拿起手边的半截粉笔,满是怒火的朝卢鸣扔去。
结果好巧不巧,粉笔没有打到本应当受罚的人,而是误伤了坐在他斜前桌的闻时月。
“嗯?”忽如其来的同一节粉笔砸向她的手臂,隔着校服,轻飘飘的触感,但也是让她一惊。
这倒是让坐在旁边的沈随遇乐呵了一下,一脸看热闹的模样。
张老师见自己手法不准的打到了闻时月,内心一紧。
未被打中的卢鸣,此刻竟有一丝得意,坐在方位上沾沾自喜的抖着腿,满是是一副欠收拾的表情。
看着卢鸣那一副不知死活的样子,本是无意打中闻时月而有丝愧疚的张老师却被这小子弄得心火又烧了起来。
“等会再收拾你!”指着卢鸣恶狠狠的说道。
“好了,这次班级排名和年级排名都有了小小的变动,特别是前几名!”
同学们听到考试成绩前几名有所变动,教室里顿时变得躁动起来,要知道班上的前五名基本是每次考试排名保持着人不动名不乱的道理,这次居然破天荒的有变动。
大家甚是诧异,无论同学们如何惊讶,沈随遇依旧无动于衷,内心一点波澜都没有,因为他知道第一名是他的,也只能是他的,除非他想把这个第一让给别人当当,可目前他没有这个想法。
坐在他旁边的闻时月可没有他那么淡定,这是她到c城三中来第一次比较大型的考试,这次考试的结果虽不能证明什么,但是可以在老师和同学们中树立一个在学习方面比较初步的印象。
她更不想让自己的父母失望,让他们怀疑他们到c城来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此时的她不仅担心成绩会不会理想,也有丝担心考试后的重新分桌。刚来时允诺丁彤蕊和她一起做同桌,可在相处中发现沈随遇也没有那么糟糕,是一个外冷内热、内心没有安全感的一个人。
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两人刚刚摒弃前嫌的关系又有了隔阂。闻时月越想越觉得烦躁,可爱的笑脸皱成了一团。
在张老师不注意的情况下,沈随遇用手肘轻轻碰了碰坐在他旁边正是满脸不愉快的闻时月,用着只能两人才能听得清的低沉气音说:“别气了,老师不是故意的,等下下课我帮你收拾卢鸣,别不高兴了。”
用着尽是温煦的语气开导闻时月,沈随遇此番举动,让闻时月本是愧疚纠结的她,更加烦躁了,对不起沈随遇的感觉愈发强烈。
怎么回事,怎么越说她越气啊?沈随遇像是遇见了一道在学业上不曾遇见的难题。
张老师接下来的话,又是引起了全部一阵喧哗,也让出于神游的闻时月一愣。
“今天特别要表扬班上新转来的闻时月同学,来到新环境学习还能保持不下降,这是值得大大表扬的。”
说完张老师带头拍了手掌,教室里瞬间掌声四起,就连平时孤傲不可一世的沈随遇也欣喜的看着她,拍了拍手。
本来就容易害羞的她,此刻小脸蛋又红得像猴屁股一般,甚是可爱,看得沈随遇手痒痒,真想捏捏这红润的小脸蛋,最好是捏得她眼眶微润才行。
受不了如此受众的目光,她低眉垂眼看着语文书,端正摆放在书桌上的手都快被她绞在一起了,足以见得她是多么的紧张。
“成绩单等会班长把他贴在后面的黑板上,成绩就不在上课时间一一念了,你们下课后自己去看看自个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说完,拿起放在讲桌上的语文书,“我们接着上课,翻到语文书的第94页--《与妻书》,你们先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教室里响了密密麻麻的读书声: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
"喂,同桌,想不到成绩这么好啊?有空教教你这个同桌我呗!"沈随遇趁老师让大家朗读的时间,调侃他这个脸皮极薄的同桌。
闻时月白了他一眼,虽说她是新来转学生但已经在这个班级里呆了半学期了,关于沈随遇的事情自有听闻和见解,如果她刚来这个班一周或许还会以为他在虚心求教,如今的闻时月看来,他简直是不怀好意,长期称霸年纪成绩第一的人居然同她讲,让她在学习上帮衬着他,这不就是在挖苦她吗?
她虽知道自己成绩比普通人比起来较为优异,但沈随遇不是普通人。
沈随遇心情甚好,并没有因为闻时月的冷眼而恼怒,又用手中的钢笔戳了戳他的同桌,继而玩趣说道:“闻同学,怎么不说话呀?教教我呀,我这个学生很听话的。”
在两人都未察觉的语气中带有一丝陌生的撒娇。
“沈随遇,你站起来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
张老师突然的提问,打断了两人的拉拉扯扯,准确来说,是沈随遇单方面的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