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村位于荷枫镇北偏西方向,从镇中心街沿着东西走向的马路一直向西,在第5个路口左转向南,步行10分钟,就到达雨落村。
雨落村一共有几十户人家,这里的村民世代以耕作为生,每家每户都有养殖家禽牲畜,寒来暑往,小小的村落每天都在日出日落下醒来和睡去。
雨落村村民都有属于自己的几亩田地,他们平日里都会下田工作,闲来无事也会聚在一起聊一些家长里短。
村民的田地位于雨落村的西方,一条泥泞的小路沿着溪流贯穿整片田地,小路的两旁生长着一排大树,茂盛时期整条路都被掩藏在树荫下,小路的尽头,是一座几十米的土坡,土坡与田野被一条河流隔开,土坡顺着河流南北向绵延,看不到尽头,穿过河流,越过土坡,那里是一片树林。
小迟出生在雨落村的一户普通人家,作为男丁,很小的时候就帮父母下田干活,忙累了就找个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坐下来休息,缓过力气就继续忙,忙完后也不立即回家,他常常来到小路的尽头,望着土坡发呆,对土坡那边的世界,幻想着。由于出生时间的原因,村子里没有和他同龄的玩伴,高年级的比他大4届,低年级的比他小5岁,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所以小迟只能自己找些事情,自娱自乐。他往往一待就到很晚,等到夕阳西下,才不情愿的沿着这条小路回家。
回家时候常经过家门前的池塘,池塘不大,几亩的面积,大部分时光,小迟都是在这里度过漫长的童年。池塘与茅草屋隔着一个菜园子,这里是小迟的乐园,茶叶,萝卜,黄瓜,白菜,每一个季节都有用之不竭的蔬菜和水果。
小迟喜欢家乡的春天,绿油油的田野,溪水边的青草,蝌蚪一团一团的出没在水中,黑压压的,却格外的美。偶尔有蝴蝶落在含苞待放的花蕾上,只停留几分钟就再次飞走,嫩嫩的树叶上连着一条条细细的丝线,细线的另一端挂着一只只白白的小虫子,有路人行走经过树下,虫子就会搭个顺风车,来到更远的地方。每年的这个时候,小迟就会光着脚丫,站在水里,看一只只鱼儿游过,感受着水的凉爽,幻想自己就像那鱼儿一样,在溪流中遨游。
10岁的那年春天,小迟从邻居家抱回来一只刚出生不久的猫,刚抱回家,猫很害怕,从小迟手中挣脱出来,在院子里四处跑,小迟就在后面追,跑累了,猫就停下来,任由小迟放在怀中抚摸。从那时候起,小迟就当起了猫的保姆,喂它饭吃,给它洗澡,就连晚上睡觉,都把猫抱在怀里。很快,猫和小迟就熟络了起来,小迟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小白,并且给小白戴了个铃铛,上面刻着它的名字。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小白在院子里玩耍一阵子后就跑到小迟身边,在小迟脚下来回蹭,好像是在找一个安逸的地方,几个回合下来,小白似乎发现了新大陆,猛地跳到小迟的鞋上,蜷缩成一团,安稳的睡了。
夏天,是聒噪的。蚊子,苍蝇,蛐蛐,蝉,还有未知名的却在夜里歌唱的歌唱家,都在夏天涌现出来。小迟抱着猫,躺在床上,听着外面小动物的叫声,窗外,是一轮明月,就这样,在大自然的温乡里,小迟渐渐睡去。
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小迟就起了床,他用清水洗了脸,然后烧了一锅米粥,同时妈妈也炒了几盘菜,粥快做好时小迟就跑去田地,喊爸爸回家吃饭。小白到中午才懒洋洋的从屋里走出来,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懒散的折回屋里,趴在桌子下面,看着外面被阳光晒的灼热的土地发呆。小迟从外面赶回来,大汗淋漓,他手里的袋子在不停地蠕动,不时传来蝉鸣的声音,不知猫是听到还是闻到这迟来的美味,顿时打起了精神,往小迟的身边跑去。小迟提着袋子,不停地在猫的头顶来回摆动,猫的脑袋也跟随袋子左右摆动,不时发出“喵“的叫声。小迟终于停了下来,打开袋子,掏出一只蝉丢给小白,小白像是饿了一天,蹭的一下就是一口,把蝉咬在嘴里,看着猫的动作,小迟咯咯大笑起来。
下午,小迟来到池塘边,在这个季节,龙虾也从沉睡中苏醒,或在水池里捕食,或在打的洞里蛰伏。小迟拿着一个网,小心翼翼的站在岸边,盯着水面一动不动,炎炎夏日下,小迟不停地擦着汗,好像龙虾也畏惧阳光,躲在洞中不肯出来。小迟放下手中的网,蹚下水,在池中搜寻着,很快他找到一个龙虾窟,便把胳膊伸了进去,手指在深处触摸到了硬硬的壳,他小心的把手拿出来,手中的龙虾挥舞着一双火红色的钳子,好像是要向小迟宣战。接着他又掏到第二只龙虾,小迟把他们放在水缸里养着,小白不知什么时候注意到这对新奇的动物,一直趴在水缸的边缘观察它们,趁着小迟不在的时候,伸出它白白的爪子,在水缸里来回搅动。皇天不负有心喵,经过数次的努力,它终于捉到了,只是龙虾用它那厚重的钳子,牢牢地夹住它的爪子,“喵~”的一声,龙虾被狠狠的摔回水缸中。小白从水缸上跳了下来,跌跌撞撞的往屋里跑,躲在桌子下面舔舐着它的爪子,嗓子里发出哼哼的低沉声。
阿黄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它四肢摊开地趴在树荫下,半眯着眼看起来很困倦,猫叫的那一声,着实把它吓了一跳,不过作为一只没有好奇心的狗,阿黄并没有跑过去看水缸里的生物,它的目光一直追随着猫,好像是在担心它受伤了没有,最后目光跟随小白落到了桌子下。阿黄这个名字是小迟取得,因为它一身黄色的毛发,除了鼻子和眼睛是黑色的,在它的身上再也找不到别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