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衡光听完之后,长舒一口气,对荀安乔非常尊敬地作揖,“明昭姑娘今日一席话,使秦衡光胜读十年书,在下佩服。”
“哎,一家之言,不足挂齿。”
荀安乔微微一笑。
他们属于志同道合的人,都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为天下争取和平的将军。
只不过,一个效力李延,一个效力朝廷,多少是相见恨晚,阴差阳错。
秦衡光接着说:“明昭,我想了想,你说得对,我们大王也确实不是你所期待的英明之主。可是,大兴已日薄西山,无力回天,莫非,明昭是那等迂腐之人,要为大兴殉葬吗?”
从刚才那番话可以看出,荀安乔胸有丘壑,眼光格局很高,不像是不能变通的迂腐书生。
对此,荀安乔回答:“玄熙啊玄熙,我哥哥死忠朝廷,我……懂了吗?”
暗示到这地步了,秦衡光要是还听不懂,那只能说蠢到家了。
“荀总兵一代名将,若能说服他投降,那么, 明昭会回心转意吗?”
这是秦衡光的条件。一旦到战场上生死相搏,他不想对她下手。
荀安乔说:“可以,你说服得了我哥,我一定归顺。”她哥死心眼,哪会这么容易说服他?
“好。”秦衡光一听,胸有成竹,“明昭,我们两军交战,暂时不大动干戈,而且,也不劫走粮草,威慑住外面的反贼,同样,你也要帮我想办法拖住连达春,不让他有机会调开我,好吗?”
“可以。”荀安乔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经过了这番交谈,彼此都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也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
若说在此之前的秦衡光对荀安乔的了解更多是基于她的武功高强的话 ,那么现在,是真真正正对这位女将有了更深的了解了。
——钟灵毓秀,洒脱自信,而且,志同道合。
回去之前,荀安乔专门告诉他:“明天我哥哥出来和你交手,记住,不能对他下手,也不能伤害他,更不能杀了他 。不然,我会要你们夏军血债血偿。”
严厉的提醒警告,兄妹之情不能分割。
秦衡光很干脆地答应了,“你说的话,我都记住了,荀总兵是个人才,我不杀他。”
“好,我信你这一回。”荀安乔笑了,“同样,我不杀你,也暂时不动你们夏军。”
双方这一次的见面也算是圆满了,秦衡光回去后,专门与左天佑简单聊了聊此次的和谈结果。
左天佑若有所思,“将军有法子应付得了荀总兵吗?”荀弘一手花刀出神入化,与胞妹荀安乔的飞刀绝技不相上下。
一旦有办法驯服了这位凶狠的猛将,阳新关不攻自破了。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秦衡光认真分析了一下荀弘的个性,“荀弘对大兴忠心耿耿,当年奉旨围剿叛逃的反贼时,出手狠辣,不留情,足见他本人对大兴皇帝是非常臣服的。这种人,正常情况下肯定难以说服他归顺。”
说来说去,就一个字——难。
荀弘不比荀安乔好说动,他这人自认蒙受皇恩,咋可能跟了与朝廷作对的反王势力?
“将军有妙计吗?”被这么一说,左天佑都不觉得荀弘会归顺了。
“从他的软肋下手。”秦衡光道,“荀弘这辈子最在意的就是荀家忠烈的名声,以及他的亲人,安乔姑娘是他最疼爱的妹妹,他妹妹要真的想投降,他做哥哥的, 能袖手旁观吗?”
从荀安乔身上下手有用吗?左天佑投以疑惑的眼神。
“虽然大王非安乔姑娘认可的主子,但我们夏军人才济济,她也不想再打下去了。”
秦衡光叹了一口气,“阳新关想攻破,从安乔姑娘下手最快了。”
劝降荀弘很难,可是与荀安乔和谈,反而容易多了。
左天佑问:“将军,您不是对荀将军她……”情有独钟吗?
“是,所以我想说服她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