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给各位大人背诵两首于谦写的诗,各位大人或许能从于谦的诗中,多一些对于谦的了解和认识。”
朱瞻基心说,别说两首,就算五首八首的,也是小菜一碟,因为于谦的诗,哥们全会背。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朱瞻基用低沉的声音,缓缓背诵了于谦的两首诗《石灰吟》、《荒村》。
三杨听完,面面相觑,心说这个于谦果真大胆,什么话都敢说,‘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就不怕皇上一怒之下砍他的脑袋。
不过人家应该不怕死吧,‘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朱棣皇帝认真低吟良久,随后很平静的问道:
“诸位大人,听完这两首诗,有何感想?”
“从诗中看,于谦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
“于谦是一个不怕吃苦,不怕死,守得住清白的人;”
“于谦还心系百姓,想为民办事的人;”
“皇上,儿臣曾和于谦交往一日,言谈中发现他胸有锦绣文章,不迂腐,懂兵法,关心民生,假以时日,必成国家之栋梁。”
朱高炽也跟着评论道。
朱棣听了大家对于谦的评价,说道:
“如此说来,于谦确实是最佳人选。
老杨啊,要不咱们就这么定了?”
杨士奇听到朱棣点名问话,躬身回答:
“臣以为,于谦固然是上佳人选。
但资历不足,经验尚缺,若猛然主持如此浩大工程,成败难料。
臣斗胆建言,可先在河北选重灾区,让其根据太孙之言实践,若做的好,则徐徐扩大;若做的不好,则朝廷还有回旋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