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骂她们,母亲也跟着骂。父亲让母亲往东,母亲不敢往西。在家里,父亲说什么母亲都觉得对,从来都没有觉得父亲说的话有什么不对。
小婵有时觉得母亲太窝囊了,她想怎么能有这么窝囊的母亲呢?她有时挺恨自己的母亲,活得没有一点骨气,没有一点自尊。
母亲整天对父亲唯唯诺诺,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就这父亲还动不动说翻脸就翻脸,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小婵看母亲几乎也每天活在惊恐中,有时父亲脾气上来,随手摸上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砸向母亲。
她有时看着母亲懦弱的样子就很生气,但有时又很同情母亲,母亲的性子就像是一个软柿子,父亲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而母亲从来都不知道反抗。
正是因为不反抗,所以才让父亲变本加厉,稍有不慎,母亲跟他们几个就是父亲的出气筒。
要说母亲的模样,在村里,妇女里边也算最好看的 ,不母亲知道怎么就能嫁给父亲这样,要相貌没相貌,要本事没本事的男人,而且脾气还这么暴躁狠戾。
有时当懦弱生了根,一辈子也弃不了。懦弱就像是一根藤条,母亲把自己附在里面,不想跳出来,别人就算拉她,她也不想跳出来。
也许她想用懦弱获得同情和怜悯,来护自己周全。她觉得委曲求全才是对自己的保全。她唯一的错就是恨自己的肚子不争气,给自己的男人留不下根基,生不出来男孩!
小婵想不明白,为什么挺漂亮的母亲会看上父亲?而且还血淋淋地害怕父亲。村里人都说小婵长得最像母亲,小婵最不想自己的性格像母亲一样懦弱无能。
人的性格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后天的生活磨砺才改变了自己的性格。
小婵不知道母亲原来就是这样软弱窝囊的性格,还是后来跟父亲结婚以后才变成这样的。总之,她骨子里有点讨厌母亲的懦弱无能,就因为父亲不喜欢她们,嫌她们都是女孩,所以母亲也跟父亲一样,也不喜欢她们,让她们姐妹三个就像没有父母的孩子。
再加上小婵跟姐姐从来没有跟母亲亲昵地在一起生活过,总是有点距离,有点陌生。小婵从小还以为自己是捡回来的孩子。
小婵其实挺羡慕小萍母亲的。听母亲说,小萍的母亲生完小萍,在小萍几岁的时候,本来想生二胎,也想着生个男孩,但一直都没有怀上,吃了很多中药,肚子仍然没有一点动静。
小萍都十五岁了,她妈妈仍然没有给她生个弟弟。到现在,小萍的母亲还在到处打听能怀孕的偏方。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意识很严重。在村子里一般没有男孩,会被人家笑话。村里没有男孩,一般大多数会被别人骂为“绝户头”。
其实,“绝户”这个词来源于重男轻女的农耕时代,当时的女人没什么地位,主要是依附男人而存在。
生女儿,女儿长大嫁人,搬去男方家里住,生出来的孩子随男方姓,连回趟家也都很难,就是我们俗话说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一个家庭没有男丁,没有子孙延续家族姓氏,被称为“绝户”。
因为有男孩就象征着家里有壮劳力,有男孩的父母相对来说,农活就比较轻松。
有男孩多的人说话都是耻高气扬,感觉家里有几个儿子,就跟有几个宝藏一样。特别在小婵父母亲面前,更是得意。
村里有人结婚,一般让村里妇女帮忙,缝喜被喜褥的,都会让村里有福气的妇女去帮忙。大多数都叫的是村里哪家生男孩子比较多的妇女,或者儿女双全的妇女。
小萍的母亲跟自己的母亲从来都没有被人叫去帮忙过。小萍家虽然就一个女儿,但是村里也没人敢欺负她们。也没有人在她父母跟前敢说难听的话,因为小萍的母亲翠翠不好惹。
有一次,小萍的母亲,跟村里一个女人发生口角,那个女人骂小萍的母亲是绝户头。
小萍母亲一把扯住那个女人的头发,把那个女人的头发薅下来一大撮,看着血肉模糊很瘆人。打得那个女人哭爹喊娘,满脸都是血。
本来小萍的母亲就长得人高马大,干活也比较利索,浑身都是劲,所以打人也不在话下。
从此村子里边的人再没有人敢骂小萍的母亲,小萍母亲“母老虎”的名声也传播得很远。
小萍的母亲虽然没有生下男孩,但小萍的母亲在家里的地位却是至高无上的。小萍的父亲,虽说在村里的男人里边是最有本事的,也是村里男人挣钱最多的。但在村里,人人都知道他是有名气的“妻管严。”
小婵喜欢小萍母亲有骨气和那股泼辣劲,起码有自己的个性。就算生小萍一个,仍然没有把自己看低。
不像她的母亲那么懦弱,没有一点主见。她也喜欢小萍的父亲,说话总是那么温柔,没有脾气。虽然挣那么多的钱,在村子里边,人缘很好,有本事没脾气。
对小萍跟她妈妈说话总是笑眯眯的。小萍的父亲从来都没有打过小萍,更没有骂过小萍。不像她的父亲只会种地,脾气还大,几乎没有一天不骂她们的。
她有时真的很羡慕小萍,羡慕她有一个爱她的父亲,而且吃穿总比村子里女孩子都好,她也羡慕小萍有那么多漂亮衣服。
从小的时候她就特别羡慕小萍,总是腻在妈妈怀里。都十几岁了,妈妈还经常给她梳头,给她洗澡,还跟妈妈经常撒娇。
小婵从小给她梳头的就是大姐,从她记事起从来没有躺在母亲怀里过。人家孩子放学一进门都叫妈,而她一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叫姐。
她觉得自己的父亲跟母亲,感觉是后爹跟后妈一样。想起父亲,她又开始无比烦躁。
小婵有时想,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一位父亲?跟别的父亲不一样,别人的父亲都能好好的跟孩子说话。甚至送孩子上学,有时下雨还会给孩子送伞,送雨披,甚至还会送雨鞋。
但是她们家,姐三个从来都没有见过父亲对她们笑过。父亲的脸,经常就是一副仇大苦深的样子,好像人人都欠他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