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暖心就是一沉。
林依澜又说:“而要我另一个师弟的原因,是因为他足够敏感,有很强的共情能力。”
向暖一下泄气:“那就是看运气呗。”
“也可以这么说。”林依澜在她肩上拍了拍,“好好工作,回头我可以帮你找几本专业方面的书看看。”
向暖:“谢谢师姐!”
一天的工作是忙碌的。
因为和公益机构合作了的缘故,热线被更多的人知道,来电量也在大幅度地增加。
尤其是年底。
有人被家里催婚催到崩溃,有人因为没赚到钱感觉没脸回家,以及回家后被家人不理解的委屈。
每个人都像是台产生情绪的机器。
机器好时,产生开心快乐。
机器出故障时,全是伤心和绝望。
向暖和所有接线员,一刻不停地接听电话,用刻意练过的,能最大程度上,让人舒服的语调和音量,安抚着一个又一个来寻找安抚和希望的人。
许多人来电都是在极度崩溃的情况下。
他们会痛哭,失控,从完全说不出话来,到逐渐平复。
等情绪像洪水一样退去后,很多人会不好意思,会觉得自己这点事就是小儿科,怕被笑话矫情。
每一次,向暖都会坚定地告诉对方:“每个人都有他的情绪,可能别人理解不了,会认为是小儿科,但是在他的世界里就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很多人都有情绪困扰和心事,当你面对现在很不满意的时候,就想想自己的理想状态是怎样,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对每个人的心情很有利。”
这样的电话接听得越多,向暖越是觉得,其实很多时候,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常常是自己在为难自己。
也有很理智的,一来就表明态度,自己只是受情绪困扰,想找人倾诉。
生活嘛,各有各的不易。
这天,是向暖上早班的最后一天。
明天就可以休假,孟响约了她去看家具。
无论如何,被喜欢的人纳入到未来的计划中,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就在离下班还有三十分钟时,电话响起。
对方耐心地听她说完开场词,便问:“你们这儿是哪个专门研究自杀的地方?”
听声音有些苍老。
向暖解释说:“我们这里是心理援助热线,如果您遇到情绪方面的困扰,可以说给我听。”
“哦……不是雅市那个研究所吗?”老人家不甘心地确认。
向暖看了眼弹屏,显示是本地号码,来自高新区,首次来电。
心下了然,大爷应该就在附近。
多半是从社区了解到的他们的电话。
向暖便承认说:“是的,我们是雅市心理研究所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咨询热线。”
“那就是呀。”老人疑惑道:“听说你们主要研究那些想自杀的人,那你们一定知道怎么死最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