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淹没在一地鸡毛里,不焦虑才是怪事。”林依澜叹了声:“尽可能的安抚吧,能劝她来研究所接受心理辅导更好,反正就在同一片区。”
近几年来,面向社会的心理援助热线越来越多。
雅市心理研究所这条线,成立不到两年,算是条新线。
根据数据显示,来电中,本地号码占比比较高。
这是不是可以说明,来访者内心其实是很希望得到实际帮助的,所以下意识会选择离自己最近的?
而不是单单的需要一个倾诉通道。
向暖想起他们的‘阳光救援队’,有些想法浮光掠影般闪过,但一时又抓不住核心。
再说,现在也不是聊这些的时候,便暂时忍下。
她应了林依澜的话,忍不住问了句:“组长,你怎么一直在上晚班?长期黑白颠倒,对身体不好。”
林依澜笑了笑,故作深沉道:“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后来休息去洗手间时,同事才告诉她。
林依澜家是典型的4+2+2家庭。
上有四个老人需要照顾,下有两个孩子嗷嗷待哺,老公在体制内上班,工作时间还算固定,可以照应早晚。
林依澜上晚班的话,可以兼顾到白天。
比如陪老人去医院,学校临时召唤,以及做做饭打扫卫生什么的。
向暖听得咂舌:“这就是台机器也抗不住吧?”
同事说:“抗不住也得抗呀,人到中年不得已,刀山火海也得淌。”
向暖挑眉:“难道不是保温杯里泡枸杞?”
“枸杞难挡岁月催,杯里再加点当归。当归难挡岁月刀,人参鹿茸配小烧……”同事熟练接梗,失笑道:“要我看,泡什么都没用,最好就是不结婚。”
不结婚就是2+1,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
二人说来说去,达成共识——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第二轮晚班,向暖适应了许多。
但还是困,不想再折腾做饭,她干脆就在小区门口早餐店将就吃点。
还没点呢,老板娘就端来小笼包,茶叶蛋,还有蔬菜粥。
向暖一脸懵,以为是老板娘端错了。
还没解释,老板娘一阵风似的飘走,忙碌到别的桌去了。
反正也是自己要点的,向暖也就不客气了。
吃完要去结账时,老板憨厚地笑道:“不用付,孟警官打过招呼,你的早餐他都包了。”
向暖:“……”
“那怎么行,我自己付。”
老板直接收起收款码,“你要付那得付给孟警官,反正他已经预付了一个月的早餐钱,我总不能收双份吧。”
向暖无奈,发微信问孟响。
孟响很快回复:“之前说好的,你陪我去孙谦家,我管你一个月早餐。”
好像是说过。
但向暖记得,她后来说的是,可以换算成一顿大餐。
孟响又说:“人民警察,不能言而无信,请你配合。”
向暖彻底无语了。
她换一家吃总可以吧?
洗漱完,向暖倒头就睡。
没有耳机的加持,总是容易惊醒,醒醒睡睡的就睡过了头。
来不及做饭,她本想就在楼下随便吃点,正洗漱便听到敲门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