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榛又去给三队长送了酒,道了别。说起来一年时间,程榛始终没跟他熟悉起来,倒是跟桃花婶子很熟。
程榛跟桃花婶子聊了几句,带着最后一瓶酒和一包点心,去了丁会计家里。
丁会计,是她开始最不熟悉的一个,也是现在最感激的一个。如果严格来说,丁会计是他的师傅。她能找到工作,也是靠丁会计的教导。
她进门,把点心和酒都放在桌上,说:“谢谢您,我要去县城上班儿了,您还得再找个会计。”丁会计深吸一口气,“我就知道,培养一个跑一个。”
程榛丛这句话里面,听出了故事。
他很无奈,说:“去吧去吧,东西放下,收拾东西去吧。”程榛说:“那我走了啊。”“走吧走吧。”等程榛走到门口的时候,丁会计说:“工作态度要好,要仔细,谨慎,明晰。”
“好。”程榛说。
之后程榛收拾屋子,要带的,不要带的。程榛才发现不过一年,自己多了好多东西呀。
两天后,她再次去了县城,办户口迁入,迁入到公安局的集体户里。
户口办好,程榛就去找张静宁,问:“房子找好没?”张静宁说:“看了几家,我带你去看看。”“好。”
宜县不大,也是纵横两条主干道,很多重要的机构都分布十字路口附近。如百货商店,副食店,邮局,公安局。
木材厂在县城的最北边,因为那边有一条从山里运木头的路。
县里的房子,除了有的单位盖两三层的小楼,其他大都是平房院子。
张静宁找的三家全在十字路口北边。一个就在十字路口附近,倒是去哪儿都很近,就是院子太小。也就一分地。pass。
第二家倒是院子不小,整个院子有六七分地,就是四百多平的样子,很宽敞了,就是屋子很破了。程榛不想买了重盖,先留着。
第三间院子是小了点,但也有将近三分。屋子倒还好些,青砖的,除了有点旧,看着也没什么问题。最好的是这家接了下水道,有个室内的厕所。
当然也有缺点,比前两家都贵。前两家分别要价三百八、四百二,这家直接要了五百。
程榛觉得贵了。
她跟房主还价,说:“四百二卖不卖?要卖我就买了,咱们直接去过户。不卖就算了。”
房主是对中年夫妇,脱手意愿很足,女人直接说:“加三十,加三十就卖。”
加是不会加的,面积是个很客观的数据,它又没第二家那么大,也没第一家新。程榛买她只是因为它还算合适,也可以说它中庸?
两夫妇商量了一下,摇了摇头。
那就另找。程榛跟张静宁说:“你回去上班儿,我自己找。”张静宁说:“那你可得自己注意安全。”“知道,去吧。”
张静宁走了,程榛在这一片转悠。
县城的路上车很少,除了去各个公社的车,连公交车都没有,偶尔有一两个骑自行车的人。
路不算特别宽,不是柏油路,是水泥地面。
从十字路口到木材厂,中间有四条胡同,分别是长青,长平,景安,景全胡同。
程榛把四条胡同全逛了,表面是很难看出谁家要卖房的,但程榛在胡同里看见过居委会,这就好说了。
居委会是简单的两间屋子,程榛敲敲门,里面喊:“进来。”
程榛推门进去,里面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婶,戴着袖章,正在伏案写什么。
她问:“你有什么事儿啊?”程榛说:“我想买房子您这边有什么消息吗?”大婶说:“还别说,长宁胡同有一家,等等啊,我去叫人。”
过了一会儿,简单的两间小屋子,大婶叫来了两个人。啊,兜兜转转,还是刚才的夫妻俩。
夫妻中的女人在埋怨男的,早知道答应了,他们也早上任去。
双方这么一打照面,这女人就说:“小姑娘啊,你之前的价格,我们就答应了,你还买吗?”
买啊,当然买。程榛拿着户口本儿,跟他们去过户。这才知道他们两人调动工作,要走了,才卖房子。
路上女人还说:“小姑娘厉害,一下砍到底了。”
办好手续,程榛拿着新鲜出炉的房产证,叫上张静宁,“搬家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