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自习,胡成一如既往地拿出手机。
他是个混子学生,混在五班,管理不严格的第三中学是他的温床。
以往,胡成必上课走神,和同桌玩游戏,晚自习必拿出手机,偷偷看小说。
这个晚自习,胡成同样拿出手机,但这次的目的与以往相比不同。
这次他居然是线上做题。
刷题这个东西,拼得是速度,做题很快的同学,中午已经通过积兑换喝到免费的奶茶了。
据说一班的班长只用了一中午,就兑换到一张爱豆的电子专辑。
学生兑换的奖品如果是零食和奶茶,马上会有外卖员送过来,经过门卫确定后,不会阻拦。
如果是贵一点的商品,系统会自动在淘猫上下单,只要没撞上双十一,以现在快递的速度,不出两三天也能收到。
如果是虚拟商品,也是马上就能兑换成功。
刚开始,还会有学生用少量积分兑换便宜的商品,但只是图一时的新鲜,或者想看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很快他们学会把积分攒起来,兑换价格更高的商品,或者等待月底的抽奖。
毕竟很多学生也不是真的缺点外卖的钱。
胡成也有想要的东西。
他眼馋一双价格三千的球鞋很久了。
但这个价格快抵得上普通上班族一个月的工资,想也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不肯松口的。
现在,这鞋子就出现在校内app的兑奖区,按照10元:1积分的价格比,这双鞋需要300积分。
这意味着他得做一千道题或者赢得十五场同区间pk赛。
庞大的题量不是吓走胡成的理由,相反,更激发了他加班加点的动力。
以前做题只觉得枯燥无味,常常走神,知识怎么也不进脑子里。偶尔还会产生“我到底为什么要学习”的困惑。
现在不同了,现在,他有了一个看得见的短期目标,有了切实的动力。
一节自习课,他既没说话也没发呆,甚至连头都没抬,专心答题,时不时翻翻书。
下课铃声响起,他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做了二十道题,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