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心中咆哮:还有吗?我们理解不了!
“对了,”康睿一打响指,“开放学生间同成绩下的‘pk赛’,比如成绩在一百分至一百三十分之间的同学,可以每周六以’做试卷‘的方式匹配竞技,选择单挑或组队的模式比战成绩。赢者获得二十积分奖励。”
听过之前的奖励,学生们不由得觉得这个积分简直不值一提。
“每个月月底有线上抽卡活动,可用一百积分抽一次卡,卡池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抽到各门功课辅导书和习题册,百分之八十的概率抽到老师上门补课卡,百分之七十的机会抽到名校老师补课卡,百分之六十的机会抽到在学校别墅举办派对……百分之零点零一的机会抽到lv包,gui包,百分之零点零零一的机会抽到sk-ii护肤精华露,海蓝之谜,百分零点零零零一的机会抽到巴宝莉系列围巾,大衣,风衣,夹克任一。”
“……”
学生们陷入深深的沉思:给我们奖励这些东西,真的不会太浮夸吗?而且,钱从哪儿来?莫非这些品牌商赞助了?
没可能啊!
之所以选择这些牌子,是因为康睿不懂奢侈品,只记得这些很贵。
积分制度就是让学生们明白:
在不玩命刷题和积极参与每周试卷pk的情况下,只能从“兑换”和“抽卡”两种模式里二选一。
至于怎么拉取仇恨?
抽卡是最容易招惹学生仇恨策划的机制,高级奖品是一回事,抽到是另一回事,懂的人都懂。
而且虽说概率极小,但比起看得到的兑换奖品,人们依然更倾向于看见卡池就想抽。
康睿继续说:“下载app后,每人一个绑定账号,只有用老师的身份证和学生的学生卡,加上人脸识别认证,才能登陆进去。”
康睿把自己的设想交给系统,系统负责制作app需要的所有程序,并筛选出海量的题库。
学生们按照康睿的指点下载app,打开后,首页便是一句巨大的广告语:
“让学习如同喝水般自然”。
“……”
app一共有四个功能:做题,兑奖处,竞技场,和抽卡池。
简单翻翻,功能的确如康睿说的一模一样。
看着兑奖区里琳琅满目,品质炸裂的奖品,他们心中产生不出一丝一毫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