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活着,好像是为了学习,为了考试,为了父母的笑脸。
长大了些活着,好像是为了高考,为了找工作,为了结婚生孩子,为了父母安心。
中年后活着,好像是为了孩子的学费,为了还贷款,为了给父母养老。
等到了老年时,人们回顾起这一生,好没意思啊。一生忙碌,像个陀螺一样。
老人们吃一口面前的小米粥,再次感叹道,真的好没意思啊。可他们也想不起其他食物美好的味道了。
活着好没意思啊。
这些好像就是大部分人的一生。人们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活在他人的安排下,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人们随波逐流,行尸走肉般地等待着衰老。
大部分人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被一个从众的目标追赶,人们向前的脚步从来不敢停下。
不好好学习就不会有好的分数,没有好的分数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就没有好的工作,没有好的工作就没法活获得高薪,无法获得高薪就无法有高质量的生活。
人们在匆忙间都忘记了思考,忘了条条道路通罗马,而有的人出生在罗马。
盲目的追逐只会让更多人活在焦躁中而错失生命赋予人类的真正意义。
当人们追逐到了理想的薪资,顺着旁人眼中艳羡走出宽阔大路后,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们的脚步仍然不敢停下,他们只能矜矜业业地等待退休。
退休就好了。
好像生命里所有的美好,都只会在未来出现。
“你现在就是好好学习,等你工作了有的是时间休息了。”
“你现在就是结婚生孩子,等生了孩子有的是时间休息了。”
“你现在就是努力工作,等退休了有的是时间休息了。”
人们就这么拖一拖,永远把停下脚步的规划放在未来里。可当未来到达,却并不如想象中的轻松美好。
施杞在高考时也会想,考一个高分,到大城市去,有一番作为,然后呢?那时她从来没想过然后。
直到施杞做了这份工,才从心里生出了不一样的念头。她想要帮助在困境里的老人,她有了开办养老院的目标。
她也是在和伊丽莎白接触之后,开始思考平淡生活里生命的意义。
生命给赋予人类的美好究竟是什么呢?是春风里泥土的芬芳,是公交上陌生的碰撞,是老城里的喧闹的烟火,是新城中的低头的忙碌。
它们零零散散地组成了生命的美好,这些美好永远存在于被我们忽略的细微之处。
当我们习惯于静心去思考和感受,在我们老去时,才能感受早晨阳光的温暖,街市热闹的生动,小米粥浓香而鲜美。
活着真好啊。
胡阿姨给施杞打来电话,梁佩文的脑科医院没有白去,她在断药和换药后脑袋清楚了不少,夜里也不再大喊大叫。
是时候找第三个阿姨了。
胡阿姨这回没有等何阿姨休息,就直接告诉何阿姨她准备换阿姨,如果阿姨能适应,就不用她了。
何阿姨这边赶紧就找上了施杞,说她的中介费不能白花,要施杞给找份长一点的工给她上午做。
施杞答应着,也联系上了第三个阿姨。
第三个阿姨姓彭,住的地方骑车到梁佩文家差不多二十分钟,她白天只有一份工给老人做饭的活。
“为什么想做这份晚上陪睡觉的工?”
“有活就做嘛。”
“你白天只有一份工,完全有时间找一份白天的工啊。”
“不好找啊,我就只有下午空的时间,我傍晚还要回家做饭,下午那点时间没人要。”
施杞听着很合理。
彭阿姨说的是南京话,话里又有些别扭的口音,和施杞平时听见的南京话还不太一样。她的个头很高,施杞看她得抬头,在资料里显示有一米七五。她的年纪不大,五十岁出头,说话吐字一顿一顿的,看着很是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