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虹强势惯了的一生里,她不知道如何去展示她的柔弱,她的自尊也不允许她去露出她的柔弱。
但是有癌症就不一样了。
癌症可以让她体面的接受所有的亲近。
施杞知道,在蔡虹强硬的外壳之下,她是柔软的,也是敏感的。
施杞和家政公司都没有因蔡虹的事件而多负面的事故,在温暖的亲情里化成水的蔡虹享受着女儿的忙前忙后,享受着孙女的奶声关心,也享受着女婿的理性规划。
蔡虹的女儿也在这忙前忙后的争分夺秒里暂时忘却了人往高处走的执念。升职加薪和母亲比起来,母亲更重要。
之前她总以为母亲永远都会在身后,母亲是那么的身强力壮,她甚至觉得和母亲暗戳戳对着干都令人兴奋。
但蔡虹女儿现在却开始害怕。如果不是刚好有人去敲门,她可能就会因此失去母亲了。
工作机会没了一个还有另一个,人外总有人,山外总有山。人抬头的时候永远都会有更高处,一旦执着就永远没有停下回头的时候了。
但母亲只有一个。
她已经没有父亲了,她不能再失去母亲。
父亲离开时的仍然痛楚历历在目,母亲进医院后的胆战心惊她正在体会。
她又忘了眼母亲床边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就像是曾经的自己。她在北京时总是沉默寡言,难得母女俩相处的时光也多处于对抗的局面。
像极了她幼时和母亲的模样。她活成母亲,她的女儿也可能会活成她的模样。
蔡虹的女儿知道年幼的自己有多么的不开心,那些不开心化成如今的高学历和高薪,但细枝末节里的快乐呢,她一直没有寻到。
教育资源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
为什么对待孩子的时候,家长都要拼命地向名校和名师培训班里前仆后继呢?人不是机器啊,人没有七情六欲,还有喜怒哀乐的。
蔡虹不是机器,她珍惜着孙女的每一个奶音。
蔡虹的女儿不是机器,她渴望着母亲的关注,也自卑着童年的孤独。
蔡虹的女儿更不是机器,她想念南京学校里的小伙伴,想念外婆真情的严厉。
“妈,你等我把北京的事情处理好。”蔡虹女儿思索再三道。
“处理什么,你们不是准备申请去美国了吗?”
“美国也不怎么样,不去了。”
“干嘛不去?不去的话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可我不能留你一个人啊。”
“那我跟你们一起去。”
“你愿意跟我们一起走?”
“你们去了美国工作更忙,照顾不好我孙女怎么办,我得盯着你们。”
施杞离开医院时,心口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她不用再想这单能不能成,蔡虹已经不需要请阿姨了。
她也不用再想如何安抚蔡虹的尖刺,亲情是最好的融液。
她这算是救了蔡虹一命吧。
与施杞而言,这是她最好的新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