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大哥午饭都没吃,就匆匆忙忙的跑到杨珊家,来和他们分享这个好消息。
听完杨大哥的来意,杨珊沉默了一会,还是决定让宋河、文谦,跟着杨家人一起去挖鱼,分一杯羹。
虽然自家是不缺那点鱼,但是这是杨家人的心意,要是一直拒绝,会形成习惯的。
以后再有什么好东西,杨家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不需要,不会给自家留了。
亲戚之间有来有往,才是长远之计,不然就会变成自己的单方面付出。
之前补贴宋家是碍于孝道,才捏着鼻子认了。
不让他们占到一点儿便宜,或者杨家和宋家这两碗水没有端平。
谁知道宋家那老两口会不会听了宋老三他们的撺掇,脑子一抽,去县里告宋河一个不孝之罪,那麻烦就大了。
要是一毛不拔,连个样子都不做,到时候乡亲们都不会帮你说话的。
这时候人们对孝道的看重,远比现代人强烈,甚至是父母控制儿女的一种手段。
君不见,在古代封建社会,贫苦人家卖儿卖女,官府都管不着。
杨珊可不想把杨家培养成第二个老宋家。
“那好,那明天你们早点过去,我们早上就出发,今天要把干粮准备好,记得带上锄头和背篓,或者是簸箕……”
杨大哥絮絮叨叨的交代了一通,在杨珊准备留饭的时候,才跑回杨家去。
对这事最兴奋的是文谦,这可是去远的地方玩(不是,是挖鱼),要去一整天呢,大哥还不能去,哈哈哈哈……
赚到了!赚到了!
这天晚上,文谦辗转反侧,到了后半夜才睡着,没多久,就被宋河喊醒吃早饭,马上就要出门了。
“我走啦!要去挖鱼了,你不要太想我哦~”,文谦出门前还在招惹文浩。
“滚~”,文浩气笑了,忍不住给了他屁/股一脚。
文谦这才嗷嗷叫着,追着宋河出去了。
杨珊总觉得文谦这副欠揍的样子有点眼熟,但是一时又想不起在哪见过……
直到文浩也出门去白家了,才一拍额头,这不就是活脱脱的,年轻版的宋河吗?
在原主的记忆中,年轻时候的宋河,也是这个狗样子来着,只是这几年当了父亲,年纪也上去了,才改了些。
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等宋河跟文谦父子俩到了杨家,杨家人早就等着了,确定他们已经吃过了早饭了,大伙就出发了。
这回可以说是全家出动了,杨父、杨大哥、永年、永林、杨二哥,还要永斌。
扛锄头的扛锄头,背背篓的背背篓,挑簸箕的挑簸箕,拿柴刀的拿柴刀……,每个人都没空着手。
杨父这两年的身体没有以前硬朗了,这回本来是不想让他去的。
但是他坚持要去,大家也没办法,只能多注意着些,不让他干重活。
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有时候特别固执,就像小孩子,有时候非要闹着要什么东西。
大家的脚程都不慢,中午的时候,就到达了目的地。
只见水坑下面,密密麻麻的鱼虾,像是一瞬间被冻住的,还保持着游行的姿势,像是还活着一般。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的鱼虾都集中在这里,像是人工养殖一般,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不可能。
大大小小的鱼都有,小鱼比较多,虾也不少,看来是发财了。
“哇!这么多鱼!!永林,你是这个。”
文谦说着,给永林比了一个大拇指。
可能是因为年纪相近的原因,就算永林的年龄比文谦大了一点,算是表哥。
文谦也从来都是喊名字,只有面对永年这个大表哥的时候,才会喊表哥。
“哈哈哈,那可不是,要不是我追着老鼠过来,能发现这么多鱼吗?”
永林说着,还意有所指的看了杨大哥一眼,当初为了抓老鼠,他还被他爹骂了呢,哼~
“哼什么,我骂你难道不应该吗?为了抓一只老鼠,我们追了你几座山,你二叔还被树枝勾破了衣裳。
你哥为了追上你的脚步,也摔了几跤,膝盖都流血了,要不是发现了这个鱼塘,看我回去不收拾你?”
怕这小子眼里心里只有老鼠,不注意周边的环境,容易遇到危险,他们至于这么追着吗?
他还有意见了?有意见也得给他憋回去,就是欠收拾。
想着这事也确实有点对不起他们,永林才哼哼唧唧的把话憋了回去,不然父子两个又是一场大战。
“好啦!好啦!老大你也少说两句,大家开始干活了!再说下去,天都黑了。”
杨父和了两句稀泥,接着开始给大伙分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