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林、永斌,你们两个拿着柴刀,把周围的小树枝给砍了,顺便清理一下地上的大石块,开出一条路出来,等会我们好把东西带出去。”
这个坑离大路比较远,周围都是各种大小的树木,刚才大家都是缩着身子,钻进来的。
没带东西倒是还好,要是簸箕里装满了鱼,等会还真不好挑出去。
“老大、老二、河子、文谦,还有永年,咱们就直接挖吧,小心别挖鱼身上了!”
杨父说完,一马当先的挥起锄头。
冰面的硬度很大,不吃锄头,有时候一锄头下去,只有一点点裂痕,可不像土地那样好挖。
要是普通的年份,倒是可以在冰面上升起火堆,表层的冰融化后,底下就是水,直接捞。
但是现在这么冷,底下也全部冰冻住了,要靠火烤化,那得烤到什么时候去哦。
而且这些鱼一时半会也吃不完,回去肯定要继续冻住的,要是现在把冰烤化了,容易坏掉。
所以直接连鱼带冰挖回去,是最好的办法。
一直不停歇的干活,时间是过得很快的,没过多久,就到了傍晚。
大家带来的背篓、簸箕等容器,都装满了,但是坑里的鱼还剩下三分之二左右。
就算再舍不得,也该回家了,只能明天再来了。
再耽误下去,还没到家,就该天黑了,所以大家只能收拾收拾往回赶。
一连挖了三天,才算把所有的鱼都挖回家。
所有的鱼都均分成四份,杨大哥家一份、杨二哥家一份、杨珊家一份。还有一份是给永林和杨父杨母的。
给永林,是因为这鱼坑是永林发现的,算是奖励,给杨父杨母,算是几个孩子孝敬给老人的,大家对这个分配方案都没有意义。
唯一有意见的王妙,都不敢说出口,看来上次回一次娘家是真的得到教训了。
宋家老宅,一位年轻女子倚靠在门边,冷眼看着宋大嫂在院子里撒泼打滚。
“夭寿啦!这个丧门星把家里的粮食都带回娘家了,让咱们家怎么活啊!”
“谁家的儿媳妇三天两头的往娘家跑,回回手里都带着东西去,谁家的东西经得起这样霍霍,有这样当人儿媳妇的吗?”
“我倒要问问他老何家,就是这么教闺女的吗?要是今天不给一个交代,我就上门把何家给打砸了!”
宋大嫂说着,拿起放在门后的锄头,就要往何家去,被何倩一把扯住了手腕。
“干什么?你们何家有脸吃我的玉米面,没脸让人说是不是?”
宋大嫂一脸气愤的看着儿媳妇,想到她那两斤玉米面就来气。
那是她好不容易藏下的啊!这么多年了,连丽丽想喝玉米汤,她都没舍得拿出来。
她自己就更舍不得吃了,就是准备留着给她大孙子吃的。
前段时间儿媳妇好不容易怀上,她高兴坏了,老宋家总算有后了。
看着儿媳妇过分消瘦的脸庞,她就想把玉米面拿出来给儿媳妇补补,把她孙子养得白白胖胖的。
当时儿媳妇要把玉米面放到他们小夫妻俩的屋子里,说是这样方便她冲泡着吃。
她寻思着这也有道理,反正以后也是要给她和孙子吃的,也没多想,就同意了。
谁知道这丧门星,竟然拿回娘家给她弟弟吃了,就是因为最近吃树皮粉吃多了,她弟不想吃饭?
这是什么理由,她弟连媳妇都娶了,说来还是自己的女婿呢。
这么大的人了,不吃就不吃呗,又饿不死,饿两顿就老实了,谁还能真的不吃饭啊!
经历过饿肚子的滋味,土都能咽下去,还不吃树皮?都是惯的。
再说她还不想吃树皮呢,可是没办法啊!不吃树皮吃什么?
现在好了,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玉米面,大孙子没吃上,倒是便宜了她那个傻子弟弟。
凭什么呀?
这儿媳妇能干是能干,可是一心只有娘家,婆家有什么好东西,都要扒拉回娘家去,这日子可怎么过哟!
以前偷摸那两个红薯,一把野菜的带回去,开始看着新媳妇的份上,她也就忍了。
后来有了孙子,她也没计较,想着家里的红薯和野菜干还有不少,她拿得也不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
谁知道她竟然变本加厉,连这一点玉米面都要拿回去!
就算以后生了儿子,想来她大孙子的分量,在这个儿媳妇眼中,也是比不上她那个傻子弟弟的。
她这是做了什么孽啊!摊上这么个儿媳妇,呜呜呜……
宋大嫂想着想着,不禁悲从中来,痛哭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