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嫁人没那么多讲究,婚前肯定是见过面的,又是同村的,都算熟人了,没那么害羞。
王妙也大大方方的和大家聊着天,东拉西扯的,说了好一会的话大家才告辞。
到了晚上,永年才能脱身回到新房,揭了新娘子的盖头,喝合卺酒,两人才安置下来。
宋大嫂一直在给文生物色媳妇,挑挑拣拣,降低标准,终于看上了村里的几个姑娘。
奈何人家姑娘看不上他们家,不说老宋家的日子不好过,嫁过去是要吃苦的,就凭宋母名声在外,大家都不敢把姑娘嫁过来。
都是一个村的,谁不知道谁啊!宋父宋母偏心小儿子,把宋河一家逼上绝路,最后断亲的事情,谁不知道啊!
他们老宋家可是有这样的先例在的,宋丽丽虽说是个姑娘家,但眼缘这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毕竟当初在宋父和宋母眼里,宋小凤这个外嫁女,可是比宋河这个儿子重要多了。
所以村里没有人愿意把闺女嫁过来,现在女孩子金贵,不怕嫁不出去。
所以就算宋大嫂选媳妇的标准一降再降,最后都没有标准了,只要女的、活的、年轻能生孩子就好。
还是没有人看上他们家,以前还能安慰自己,现在大家成亲都晚,文生的婚事推迟一两年也没有关系。
但是现在看到永年成婚,宋大嫂彻底坐不住了。
杨永年只比文生大一岁,永年都成亲了,文生可是连个对象都没有,明年肯定成亲不了,这可怎么办呢?
“娘,没什么怎么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就算儿子明年成不了亲,又能怎么样呢?”
看着他娘,着急得嘴巴都起泡了,文生有些无奈,他是真的觉得没什么。
大不了就是不成婚嘛,也照样活着,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跟他娘说,他娘非撕了他不可。
“闭嘴!你个小孩子知道什么,我赵晓梅的儿子怎么能比别人差,你放心,娘一定给你找一门好亲事。”
说完,宋大嫂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可惜找了很多人,也没能想出什么法子来,人家女方可是要看多方面,进行对比的。
从好几家透露出来的消息,都是因为害怕老宋家的名声后,宋大嫂也开始责怪起了宋父、宋母来。
恨他们为什么那么偏心,就算偏心,为什么不能隐晦一点,闹得人尽皆知。
损失了一个最有出息的儿子不说,自家的名声也臭了,孩子们都不好说亲。
要是宋河一家还没断亲,肯定要孝敬老两口,家里的条件就好多了,孩子们的婚事也更容易些。
越想,宋大嫂就越气愤。
不行!她要去找那老虔婆理论去,就算没什么用,也能出一口恶气。
一想到都是因为这老两口,她的文生才没能娶上媳妇,她就气得心口疼。
想着,宋大嫂气势汹汹的找宋母去了。
宋母自从那会摔了一脚,伤到筋骨,这会还在炕上躺着呢,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要人扶着才能起来。
这会正想着去茅房呢,看到宋大嫂进来,忍不住眼前一亮。
“老大媳妇! 快!扶我去一趟茅房。”
“哟!这会怎么想起我来了,不是帮着老三两口子去要粮食,给摔的吗?有本事让老三两口子来照顾你啊!喊我做什么!”
宋大嫂正有气没处发呢,看着宋母这长老脸,越发气不顺了。
“这……老大媳妇~”。
宋母忍不住对宋大嫂,讨好的笑了笑,满脸哀求,她这会是真的很急。
“哼~,老三两口子也真不是个东西,有好处就趴着你们老两口,没事就扔在一边。
如今你成了个麻烦,他们更是跑得影子都见不着,你说你这娘当的,啧啧啧……”
“你说你为了这么两个东西,把二弟一家赶走了,就没有后悔过吗?
我猜肯定是后悔了,但是有什么用呢,哈哈哈哈!人家又不稀罕!”
宋大嫂仿佛看不见宋母的满脸哀求,自顾自的说着。